中醫根據不同人的特點,將體質分為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郁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陽盛體質。體質不同,養生方法不同:
1、氣虛體質
①體質特點: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白,氣短乏力,容易倦怠,語聲低怯,自汗健忘,舌淡苔白,脈虛弱。
②調養要點:補氣養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多吃具有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
2、血虛體質
①體質特點: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爪甲淡白,易失眠,不耐勞作,月經量少色淡,舌淡,脈細無力。
②調養要點:起居調攝: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常見補血食物:
紅棗、花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鱔魚等。
3、陰虛體質
①體質特點:形體消瘦,易渴、易熱、易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干,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舌紅少苔脈細數。
②調養要點:補陰清熱,滋養肝腎。陰虛體質者關鍵在補陰;五臟之中,肝藏血,腎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養肝腎二臟為要。
常見滋陰食物:
黑芝麻、黑豆、黑米、糯米、蜂蜜、牛奶、羊奶、雞蛋、桑椹、甘蔗、百合、螃蟹、河魚、鱉等。
4、陽虛體質
①體質特點:形體白胖,面色淡白,怕冷喜暖,手足欠溫,大便稀溏,口不渴,舌淡胖,脈沉無力。
②調養要點:祛陽法寒,溫補脾腎。因為陽虛者關鍵在補陽。五臟之中,腎為一身的陽氣之根,脾為陽氣生化之源,故當著重補之。
常見溫陽食物:
羊肉、狗肉、鹿肉、雞肉、蠶蛹、桂圓、生姜、花椒、韭菜、薤白、核桃、板栗等。
5、氣郁體質
①體質特點: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有時性情急躁易怒,有時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
②調養要點:精神調攝:多參加集體活動、文娛活動,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格。
常見理氣食物:
紅酒、橙子、柑、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白蘿卜、大麥芽、蘿卜籽、刀豆、玫瑰花、月季花、茉莉花、桂花等。
6、血瘀體質
①體質特點: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干燥,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②調養要點:精神調養:培養樂觀情緒。
血瘀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瘀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郁則可加重血瘀傾向。
常見活血食物:
山楂、桃仁、油菜、山慈姑、黑大豆、酒、醋、黑木耳等。
7、痰濕體質
①體質特點:形體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體倦身重,嗜睡懶動,口中粘膩,舌胖,苔滑。
②調養要點:環境調攝:避潮濕。
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里;在陰雨季節,要注意濕邪的侵襲。
常見化痰除濕食物:
白蘿卜、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批杷、杏仁、白果、白扁豆、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
8、陽盛體質
①體質特點:形體壯實,面紅,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喜冷飲,大便干臭。
②調養要點:精神調養:加強修養,防止發怒沖動。
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等,對于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熱上行,陽盛之人切戒酗酒。
常見清熱食物:
番茄、蓮藕、白菜、芹菜、紫菜、海帶、竹筍、茭白、馬齒莧、淡豆豉、醬、冬瓜、黃瓜、苦瓜、西瓜、甜瓜、梨、香蕉、柿子、荸薺、甘蔗、槐花、田螺、豬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