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分拆上市概念依然火爆。時下,大盤指數依舊“不堪一擊”。在此情況下,市場儼然已經把分拆上市看做是投資者的新希望,不過業內人士紛紛指出,分拆上市目前尚處于第一波炒作,日后定將面臨分化。
分拆概念炒作來襲
21日,在近40萬手買單的推動下,大唐發電開盤封在漲停。隨著大唐發電的再次漲停,投資人確定:分拆概念潮來了。
其實,早在4月13日,分拆概念就已經出爐,創業板發行監管業務溝通會傳出消息稱,證監會已允許境內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但這一概念卻遲遲沒有形成強大的轟動效應,直至大唐發電的崛起,該概念才逐漸爆棚。
“證監會允許分拆上市的新規確實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投資機會,市場上有很多多元化經營的公司,這些企業控股一家或多家高成長且與母公司業務不沖突的子公司,這些公司很可能選擇在創業板上市,而母公司自然會享受到子公司上市后的溢價。”華泰聯合證券策略分析師馮偉如是分析。
天相投顧資深策略分析師仇彥英解釋說,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東在持股比例和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子公司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將獲得超額投資收益。
分拆上市并不是新鮮事物。此前,同仁堂下屬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天威保變參股的天威英利在美國上市,都得到了資金的追捧。只是A股市場還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一旦付諸實踐,的確不失為一個絕好的炒作題材。
謹防后市分化
“分拆題材確實可以炒,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分拆題材只是炒作,現在就是跟風炒作期,沾邊就漲,日后肯定還是要回歸理性,那時候很多概念股將會出現分化,真題材漲,假題材必然會跌。”北京的一位私募人士杜先生開門見山地提醒投資者。
記者注意到,隨著分拆概念的出現,市場上聞風而動,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分拆概念的個股,到底孰是孰非,普通投資者確實真假難辨。如何選擇真正意義的概念股成為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華安證券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張兆偉告訴記者:“選取分拆概念股,最重要的是選擇公司業務面比較廣、子公司盈利能力比較強的公司,這樣的子公司上市的前景才可期。”
此外,綜合分析師的意見,在所有具備分拆概念的公司中,符合新興產業概念的公司分拆上市之后才具備高估值的預期,投資者可在符合國家政策的分拆公司上做文章。
與此同時,馮偉也提醒投資者,分拆子公司上創業板后,被分拆的資產能得到更高的估值和資產溢價,這可能會催生市場的泡沫,從而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同方威視、同方微電子、同方知網、同方工業、清芯光電、同方光電科技等
天相投顧點評:公司有十家公司存在分拆上市的可能。公司目前已經成為A 股市場市值較大、比較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業務具備核心競爭力。預計公司數字城市與行業信息系統、水務及建筑節能等業務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公司部分業務發展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繼續維持公司“增持”投資評級。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綜藝超導、連邦軟件、綜藝光伏、天辰文化、天一集成科技等
東方證券點評:綜藝股份是典型的投資控股型公司,擁有大量的子公司,其在國內均屬于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或是屬于未來新興產業發展方向,未來的發展戰略是鞏固新能源為龍頭、信息產業與股權投資為兩翼的產業布局,加強高科技信息產業鏈的整合,保持股權投資業務的良性滾動發展。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貝特瑞、天驕等
聯合證券點評: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高新技術產業、生物醫藥業和房地產業。2009 年,公司凈利潤2.5 億,同比增速26%。其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目前土地儲備308 萬平米,主要分布在深圳、海南和三亞等地,土地成本低廉,盈利性較好。公司的下屬子公司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具備分拆上市的潛力。該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國內第一,世界第二。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亞源公司等
西南證券點評:主營業務構成與潛在發展公司主要業務有兩大板塊:一為貿易,另一板塊為化工新材料產品,其中鋰電池電解液和六氟磷酸鋰,因與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相關而廣受各方關注。電解液的重要原料六氟磷酸鋰由亞源公司生產,2010 年將具備300噸的年生產能力,如果順利投產,將為公司業績做出較大貢獻,給予 “增持”的投資評級。
國信證券點評:德美化工是一家民營企業,主營業務是紡織化學品和環戊烷。公司的紡織化學品主要是印染助劑,是業內龍頭。子公司天原集團、奧克股份、湖南尤特的成長為公司帶來可觀利潤。宜賓天原上市后,德美化工初始投資額約為3.15 億元的股權投資增值了2 倍以上。奧克股份也將登陸A股市場。參股公司上市增厚股票價值,繼續維持推薦。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湖北新生源、花虹藥業、復創醫藥、創新科技、長征醫學、湖南漢森等
國金證券點評:公司是當之無愧的醫藥行業寡頭。公司參股的濱化股份已經上市,湖南漢森已經過會,上市在即,公司PE投資的價值正在逐步實現。由于復星醫藥參股的企業中,仍有多達十余家企業具備潛在上市資格,包括湖臺州定向、時代陽光、湖北老娘舅、杭州迪安、安徽山河藥用輔料等等,存在巨大的增值潛力。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等
廣發證券點評:我們繼續看好公司未來的高成長性,公司2010年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59%。金賽和百克均是質地優良的生物制藥企業,華康藥業作為質地一般的中藥企業,盈利處于改善期。金賽藥業強大的研發實力將使公司在優質產品不斷上市的推動下繼續高成長;由于市場的嚴重緊缺,預計百克生物的狂犬疫苗重新上市將帶來爆發性增長。
分拆上市公司猜想:成大生物
國泰君安證券點評:市場秩序重新規范,推動成大生物再次進入業績快速提升周期。子公司成大生物上市已無政策障礙,成大生物上市將從業績增長和估值提升兩個方面增厚遼寧成大價值,按照目前創業板的估值水平,成大持有的成大生物市值可達150億元左右,較早前預期提升近100%。市場價升量漲、成大生物業績快速增長和創業板上市、油價上升和出油預期明確都將驅動遼寧成大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