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位于我國中部腹地、長江中游,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稱湖北,省會為武漢市。湖北歷史悠久,古屬荊州,春秋戰國時期屬楚,楚國于此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因此湖北又被稱為“荊楚”,因境內有古鄂國,簡稱“鄂”。
現在,湖北共轄12地級市、1自治州、3省直管市及1省主管林區,共13個地級單位及4個省直管縣級行政區,這是建國后近七十年行政演變的結果,建國后湖北省也曾于1960年左右僅轄七個地級單位,分別為武漢市、黃石市兩個省轄市,宜都工業區及襄陽、荊州、黃岡、恩施等四個專區,以襄陽專區為最大。
武漢市,現為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歷來也是湖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建國初期其盡管為湖北省人民政府駐地,卻是與湖北平級的直轄市,當時的中南軍政委員會就以武漢為駐地。
1954年,武漢市由直轄市降為湖北省省轄市,武漢自此又歸湖北省管轄,1959年孝感專區撤銷,其所轄孝感、武昌、漢陽、通城、應山、蒲圻、嘉魚、黃陂、漢川、咸寧、應城、通山、云夢、崇陽、安陸、大悟等16縣整體劃歸武漢市,武漢版圖達到最大,可惜1961年孝感專區復置后武漢又回到1958年版圖,經過數十年變遷才又形成現在區劃。
黃石市,現為湖北省地級市,其前身為石黃工礦特區,原屬大冶,為解放后設立的工礦特區,1950年改設為黃石市,為省轄市。黃石市是湖北最穩定的地級市,自1950年設立后一直沿襲至今,其原母縣大冶縣現為其代管縣級市大冶市。
宜都工業區,成立于1958年,由宜昌專區改設而來,其地域與現宜昌市市境基本相同,當時轄縣級宜昌市及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等1市9縣,1961年復稱宜昌專區。
襄陽專區,1949年成立,專署駐襄陽縣,1950年省轄襄樊市成立,成為襄陽專區專署駐地,1952年兩鄖專區及孝感專區隨縣并入襄陽專區,1958年省轄襄樊市劃歸襄陽專區管轄,襄陽專區轄區達到最大,是當時湖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單位。此后,隨著鄖陽專區(十堰市前身)及地級隨州市成立,襄陽專區歷經襄樊市、襄陽市等階段形成了現有區劃。
荊州專區成立于1949年,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1951年沔陽專區撤銷后沔陽、監利、石首三縣劃入,荊州專區成為湖北面積最大的地級單位。1958年,省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區管轄,荊州專區面積達到最大,但其早已不是湖北面積最大的地級單位。現在,荊門市、仙桃、天門、潛江已經分別為地級市和省直管市,荊州面積大大縮小。
黃岡專區設立于1949年,專署駐黃州鎮,1952年大冶專區撤銷后大冶、鄂城、陽新三縣劃入,同年孝感專區黃安縣劃歸黃岡專區,黃岡專區面積達到最大。此后,黃岡歷經大冶等縣先后劃出,地級鄂州市成立等區劃調整,于1995年成立地級黃岡市。
恩施專區,1949年設立,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前身,其也是湖北省最穩定的地級行政區,自建國后其地域基本未變,設立之初轄恩施、利川、建始、來鳳、咸豐、巴東、鶴峰、宣恩等8縣,現在仍轄這八縣,只有恩施、利川升格為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