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萌芽的法治思想,在戰國初期集中爆發了出來,魏文侯率先起用李悝實行變法,引起了戰國時期的一波變法狂潮。在這波狂潮之中,一位徹底的法家橫空出世,與秦孝公的君臣遇合,使得商鞅能夠完全貫徹其法治精神,成為華夏史上唯一的法家。
李悝是變法狂潮的引領者,但是并不夠徹底,應該算是戰國時期的第一波變法。其基本主張有:一、取消官職的世襲制,量才使用;二、一定程度上打破井田制的束縛,鼓勵墾荒;三、制定一整套法令《法經》,一定程度上做到依法治理;四、改革軍制創立魏武卒,加強軍隊戰斗力;五、實行平糶法,維持糧價穩定。這一系列舉措在當時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使得魏國在近百年內稱霸諸侯。
李悝像
與此同時,各國紛紛實行新政,秦國的秦獻公新政,齊國的齊威王整肅吏治,楚國吳起變法,都是第一波變法的代表。秦國新政國力稍增,在與魏國的拉鋸中勉力維持,齊國整肅吏治收效良好,國力直追魏國,楚國變法半途夭折,復辟舊制。韓、趙、燕三國在這波變法浪潮中無動于衷,基本沿襲了舊制。
第一波變法浪潮結束,魏國獨霸,齊國崛起,其他各國相對弱勢。秦國與魏國的連年交戰,還要應對西北戎狄的威脅,內憂外患,秦孝公痛陳國恥,一卷《求賢令》招來志向高遠的衛鞅,兩人相見恨晚,此后肝膽相照,在秦川大地掀起了引領戰國第二波變法浪潮的商鞅變法。
商鞅 王志飛飾
商鞅變法的核心就在于——依法治國。根據變法的緊迫程度,商鞅變法分文兩次進行,第一階段的主要內容集中在奠定法治根基和增強國力上:一、為法治立信,國無二法,法出必行;二、輕罪用重刑、推行連坐法、嚴禁私斗,快速改變秦國治安狀況;三、廢除世卿世祿制,廢除奴隸制,制定新的二十級軍功爵制度,鼓勵競爭,擴充人才來源;四、重農抑商、鼓勵墾荒、推行統一的稅收制度,保證穩定的糧食供應;五、禁絕儒家學說流布,穩固法治根基。這一階段的變法取得的成果,在死對頭儒家的筆下,也獲得了“秦民大說(通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斗,鄉邑大治”的高度評價。
法治根基穩固之后,進行了第二次更為深徹的變法:一、徹底廢除井田制,繼續鼓勵墾荒,實行土地私有制;二、徹底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治國權力歸國家所有,堅決實行國無二法;三、統一度量衡,規范市場行為;四、移風易俗,禁止戎狄風俗和聚居風俗;五、實行小家庭制,重視人口普查,鼓勵生育,擴大稅源。
二十年變法大成之后,秦國一躍成為山東六國的公敵,此后百余年奉行法治,最終一統華夏。于此同時在韓國進行的申不害變法,以君主權謀為核心,以法令為手段的變法,短短十余年便宣告失敗,對比之下,高下立判。此后燕國的樂毅變法、楚國的屈原變法,都是在商鞅變法的框架下進行的,但是由于缺少法治土壤,樂毅變法曇花一現,屈原變法無疾而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也是人治之變,長平一戰,再無抗衡之力。
云夢睡虎地秦簡
單單以結果就斷言商君為唯一徹底的法家,自然過于片面,有此論斷更在于商君時期的秦國法治具有幾個特別之處:
一、商君時期的秦國做到了國無二法,作為君主的秦孝公也不能干預秦法,不能法外施刑,也不能法外施恩,這就是《商君書·賞刑》中的“有功于前,有敗于后,不為損刑。有善于前,有過于后,不為虧法”。這一點僅在孝公和商君時期做到了,秦惠文王默認老氏族擅殺商君,便破了此條,所以此后即使秦國也沒有徹底的法家了。到了秦始皇時期,皇帝的詔令開始凌駕于秦法之上,已經是對秦法的極大破壞了。
二、商君時期的秦法做到了真正的依法治國,行法不誅心,法令頒布于前,違法后按律查處。《商君書·開塞》中有“故王者刑用于將過,則大邪不生;賞施于告奸,則細過不失?!边@里的“將過”并不是誅心濫刑,而是說在民眾違法之前頒布法令明文禁止,就能有效預防犯罪的發生;鼓勵對于犯罪行為的舉報,則能保證輕微的違法行為也能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樣能夠預防犯罪的發生。這一點在《云夢睡虎地秦簡》中仍有證明,到了秦始皇時期,仍舊有上訴重審后推翻原判的具體例證,可見秦法是十分尊重證據的。
三、商君時期真正做到了刑無等級,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自古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為華夏通例,貴族被殺基本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得罪君王一言而殺,與法令無關。商君時期依法刑治的身份最高的人是秦孝公的庶出兄長、秦惠文王的首傅嬴虔。其地位相當于漢朝以后的親王,歷朝歷代除了皇帝,基本沒有做到依法刑治親王的。
四、商君的普法工作為絕無僅有。不僅是華夏大地,放眼世界,能夠將普法工作做到人盡皆知的,僅此一人。很多人要說普法是為了更好的統治,但是普法的結果同樣能夠使得民眾通過法律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秦國統一稅收制度的推行,就是依賴良好的普法工作,自商君之后,秦國的貪官污吏幾乎絕跡,這一點為華夏歷史所絕無僅有,穰侯魏冉的無盡家財也是其在征戰中掠奪所致,并非從秦國民眾身上搜刮而來,這與后世的貪官污吏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五、商君制定的秦法是具有很多保護民眾權益的法令的。未成年人犯法,僅僅拘禁,待成年后依法論刑;徭役是有工錢的,自帶飯食一天八錢,官府管飯的一天六錢;一戶不能同時征調兩人服徭役,否則官吏問罪;犯罪服徭役的也會有40天的農忙假;冬天服徭役三天只需完成夏天兩天的工作量;嬰幼兒隨母親服徭役的,官府每月配發半石糧食;女人服徭役做針織等擅長的工作,和男子同工同酬。這些都是《云夢睡虎地秦簡》中有明確記載的。如今尚未全文公布的里耶秦簡,相信有一天公布后會有更多實證。
六、商君的秦法中注重環保、衛生等情況,春天禁止過早的濫砍濫發;夏季之前禁止過度捕撈,嚴謹投毒竭澤而漁;禁止傾倒沒有燃盡的草木灰,以防引發山火;外來商旅的車架需要通過火熏,防止牲畜的寄生蟲傳播;凡此種種,都極具前瞻性,這與后世封建王朝的法令具有天壤之別。
如此完備、公平、徹底的法家,卻在儒家的詆毀之下,被后世口誅筆伐了兩千余年,秦亡之后,再無法家。人治思想在短暫的失敗之后,又迅速地死灰復燃了。請看下篇——我們的歷史系列人治篇:西漢初年莫衷一是的混亂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