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友”圈子中,一直有個觀點,那就是在《天道》中,有一個人的才華和丁元英不相上下,這個人就是林雨峰的大哥---周劍華。
而我的觀點是,才華確實很高,但也僅停留在“盜亦有道”的層次上。
在電視劇中,所言不是很詳細,我們翻開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就能看出來。
林雨峰知道敗訴已定局的時候,找到大哥周劍華聊天解悶。周劍華40多歲,早年在汕頭起家,
七年前來深圳開辦酒店和夜總會,在黑道中有一定的影響,此人頭腦冷靜,社會閱歷豐富。
大哥還是很有范的
作為HI--FI音響的領軍人物,在面對格律詩惡意降價的競爭的時候,林雨峰借助媒體大肆宣揚。甚至揚言如果格律詩在理,他就從樓上跳下去。
周劍華認為,作為中國音響界的頭面,這樣的做法有失風度,也有失分寸。
但是,趙青告訴周劍華,這是策略。是為了施壓格律詩。但周認為即便是戰略需要,這樣做的影響也不是很好。
此時的格律詩其實是蹭熱點,有點像前段時間的瑞幸咖啡和星巴克之間的關系。
到這個時候,林雨峰才將自己即將敗訴的事情,以及調查清楚的格律詩扶貧性質和盤托出。
這時候,周劍華顯得非常訝異。在屋中踱步良久,說出了他的判斷----這事情從一開始就是個圈套。
在三言兩語中就能看到這件事情的本質,其洞察力還是很可以的。
語重心長,推心置腹
在這之后,他說:這里不是談話的地方,走,去我的辦公室。
這就顯示了作為叱咤江湖黑道大哥的警覺和謹慎。
進了辦公室,周劍華說道:恕我直言,雨峰你這種性格遲早得吃虧,趙青在第一次和我說的時候,我就講這種人物輕視不得。就憑丁元英是正天集團總裁的朋友,就憑韓楚風送的那輛車,這樣的人物就不簡單。
顯然,黃劍華對林雨峰的判斷基本是準確的。驕傲,愛面子,目空一切。顯然他不認為這個跟頭是個小概率事件。
這時候林雨峰想知道,按照大哥的處世方式怎么解決。
黃劍華沉思良久,說,算了,咱不玩音響了,人生潮起潮落很正常,你要是想單干,我就幫你支個攤子,你要是喜歡熱鬧,咱們就在一個鍋掄大勺。
這句話其實很直白的告訴了林雨峰,音響的事情已經不可收拾,并且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甚至表達了愿意幫他一把的意愿。后半部分可以理解為成人世界里的客套。但是前半句依然顯示出了他卓越的洞察力。
林雨峰其實沒必要那么憋屈
基于前期的條件“林雨峰的大話、跳樓的狂悖之語、以及面臨的可能性問題。”都非常的棘手。
除非另起爐灶,也就宣告著在音響這個領域,林雨峰滿盤皆輸。
這時候,林雨峰感慨了一句:難道中國音像界的餐桌上,就缺我一把林雨峰的椅子?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笑了,顯然在他的那個時代,孫宏斌還沒有創辦順馳。
這個時候,黃劍華開始闡述他的黑道哲學。
1、殺人的心理成本太大。
2、殺人并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和困境,也挽救不了樂圣。
3、關鍵的是,作為HI--FI音像界的領軍人物,不能因為這件事活在別人的唾沫星子里。
這些推心置腹的話,成功的澆滅了林雨峰心中殺人的念頭。出了高超的談話技巧,優秀的洞察力、縝密的邏輯分析才使得談話的達成。
確實非常的高明,但是是不是他的境界和才華和丁元英不相上下呢?
我以為不然。
雖然我也很喜歡這個人物,但是不能因為喜歡就刻意的拔高他的高度。只能說是盜亦有道。
丁元英之所以被塑造成神的根本原因是,高度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對各種文化屬性,文化之道產生巨大的俯視感。產生俯視感已經很難了,隱士和哲學大咖就可以做到,關鍵是還有一顆入世的心態,有入世的心態已經少見了,關鍵還能對各種文化屬性,人性如臂指使,信手拈來。
這才難。
所以,周劍華是自己道內的人物,但是丁元英是道之上的人物,才華可能差不多,但是境界,還差著一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