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當比亞迪在上海推出海鷗電動城市汽車時,可能標志著電動汽車行業的一個轉折點。外媒稱,或許再過幾年以后,歷史學家有可能會指出,這一事件將是交通世界從內燃機轉變為接受電動汽車作為新常態的時刻。
為什么?因為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要么是豪華車型,要么是小型四輪車。海鷗不同。這是一輛4人掀背車,比菲亞特500稍大,比MINI Cooper稍短。但最令人驚訝的消息是,它在中國7萬元起售,這使得它比汽油驅動的本田飛度便宜。這使它成為首批可以與燃油車比價格的電動汽車之一。
電動車的價格普遍比較高,購買者只能自我安慰,入手價雖然高,但是用成本低,并且還環保。但現在海鷗已經改變了劇本。買家可以高昂著頭,吹噓他們的電動汽車一開始成本更低,并在駕駛時繼續為他們省錢。
海鷗屬于海洋系列,基于比亞迪的電子平臺3.0,其中還包括海豚和海豹。它有一個75馬力(55千瓦)、135牛米扭矩的單電機驅動前輪。它的最高速度是130公里/小時,從0到50公里/小時的加速需要4.9秒。海鷗有兩個比亞迪刀片電池組,分別為30.08千瓦時或38.88千瓦時。
配備較小電池組的汽車的續航里程為 305 公里(190 英里),而較大電池組的續航里程為 405 公里(251 英里)。這兩個范圍估計均基于亞洲制造商首選的高度樂觀的 CLTC 標準。使用歐洲通用的 NEDC 標準,這些數字會低得多,而使用 EPA 標準時,這些數字會更低。使用快速充電器可在 30 分鐘內將兩個電池組的 SOC 從 30% 充電至 80%。
據悉,比亞迪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為海鷗提供鈉離子電池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汽車的價格可能會更低,盡管續航里程也可能會下降,因為鈉電池的能量密度與LFP電池不同,在這方面遠遠落后于NMC電池。
雖然美國市場更青睞SUV或皮卡,但歐洲、中東、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亞洲對小型高效汽車的需求量很大。比亞迪尚未表示計劃出口海鷗,但如果真的要出口,它很可能會在除北美以外的任何地方找到一個現成的市場。
《福布斯》報告顯示,低端市場的買家需要小型且便宜的電動汽車。這樣的車輛會專注于電動汽車最擅長的領域,也就是通勤、購物和接送孩子往返學校。由于大多數充電將在家中進行,因此不需要昂貴的高功率充電網絡。這樣的汽車會有小電池,這意味著它們的碳足跡會更低。他們將足夠負擔得起,不需要任何購買激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