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家教您吃的學問
在日常生活中,民間有很多祖傳的道理,如“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冬吃蘿卜夏吃姜”、“白菜豆腐保平安”……這些說法對嗎?有科學依據嗎?有誤區嗎?對此,著名營養學家趙霖有話要說……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潔衛生的習慣,堅持飯前便后洗手,對健康無疑是有益的。但是害怕一切微生物,過度消毒,也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因為在自然界中,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天然生態微生物系統,人類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與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和諧相處,形成了一種極其復雜的內在平衡關系。所以在一些環境衛生條件并不好的地方,靠吃生蔥、生蒜等習慣,卻可以有效地預防胃腸道傳染病的發生。許多研究顯示,生活在農村的兒童患過敏、哮喘和濕疹等疾病的機會很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生活環境中接觸生態微生物等各種自然物質的機會比較多,而飲用未消毒的天然水,家中養雞、貓、狗及家畜等動物,使得農村兒童的抵抗力比較強。從這方面來說,如果過于追求干凈,處處消毒,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對健康卻可能造成許多危害。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肉類與營養好幾乎是劃等號的,由于肉類烹煮后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大部分小朋友都愛吃肉。到底愛吃肉、多吃肉好不好呢?
肉類的營養價值雖然高,但若太偏好肉類,而不吃其它食物,特別是谷物、豆類和蔬菜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營養上的問題。因為現代的飼養方法都盡可能促進禽畜生長,在飼料中添加形形色色的促生長劑與激素,如“洋快餐”的雞飼養38~42天體重就可以達到6斤!這些肉食進食過多自然會使得孩子不健康,現在許多小孩性早熟,就是與吃這些不健康的肉食過多有關!
孩子吃多少肉才合適呢?人類有32顆牙,前面八顆牙 (包括門牙)叫切齒,是切蔬菜和水果的纖維用的;后面20顆牙是臼齒,是磨谷物和豆類用的;只有四顆犬齒是吃肉用的,吃那么多肉合適嗎?臼齒:切齒:犬齒=5:2:1。依此推算,人類正常食物結構中,植物性與動物性食物的比值應為7比1。這個比例,凸顯了人類合理的膳食結構。
肉食攝入過多會導致 智 商 下 降 。 英 國Southampton大學的科學家在8170名志愿者中,年齡在30歲以上的男女性10歲時的飲食進行了調查。對智商的測定結果發現,兒童時代智商較高的人,由于偏好肉類飲食,此后智商沒有太大提高,肉食愛好者的智商只比幼年時期平均提高了15%,而素食者的智商平均提高了38%,兩者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另外證據顯示,喜愛素食的人患心臟疾病的幾率很低;少吃肉食也會使血壓逐漸降低。
“口臭”又稱口腔異味,其發生的原因之一,是殘留在口腔內的各種食物殘渣經唾液分解、發酵,從而產生難聞的味道。茶葉是非常優良的天然堿性飲料,其具有殺菌、清潔和增香的作用。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茶多酚(兒茶素)、茶色素等許多生物活性成分,都可以阻止引起口腔異味的細菌生長繁殖。
首先是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有殺菌作用,能阻止細菌在食物殘渣中繁殖,能夠有效地防止口腔異味。此外,綠茶中豐富的茶多酚也能發揮同樣的作用。茶多酚含量甚微的紅茶中則含有一種茶色素叫茶黃質,它除去口腔異味的效果也非常好。茶葉中還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等成分,除了可以消除飯后食物殘渣所引起的口腔異味外,還能去除因胃腸功能障礙、或因維生素C攝取不足所導致的牙齦出血等原因所產生的口腔異味。所以,為了消除“口臭”的煩惱,每次就餐以后都應該喝新沏的茶,而且在飲茶前,最好用新沏的茶漱漱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