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2012年10月8日,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與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共同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然而,在讀書的時候,格登的生物成績卻是學校最差的,甚至曾被老師斷言“笨得完全不應該學習自然科學”。可是,正是這句話激勵著格登,讓格登登上了自然科學的最高峰。
1933年10月2日,約翰·格登出生于英國漢普郡一個市民家庭里。格登自小就對自然科學感興趣。不過,他并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甚至有些笨頭笨腦,常常會因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惹老師討厭。雖然他非常喜愛生物學,可是,他的生物學成績卻很不理想,甚至受到老師的冷嘲熱諷,這令格登非常苦惱。
格登的中學生涯是在英國著名的貴族中學伊頓公學度過的。他的學習成績卻不理想。學校為了提高他們這些“差生”的學習成績,特意聘請博物館館長加德姆給他們補課。格登很高興。因為,加德姆在自然科學方面要知道得更多。由加德姆作為自己的老師,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次課間時間,格登伸出自己的手指,問加德姆說:“老師,為什么長在手上的手指會動而被砍掉的手指卻不能動?”加德姆說:“因為長在手上的手指有神經細胞,并且可以接受大腦的指令,而砍掉的手指頭卻不能!”格登說:“可是,受精卵不僅能動,而且能夠自由的生長,而被砍掉的手指頭為什么不能自己生長呢?”加德姆被問得膛目結舌,忍不住大聲吼道:“你這個笨蛋,這是自然界的生長規律。規律,你懂嗎?”格登伸了伸舌頭,低聲說:“不懂!”
加德姆不僅不覺得格登的好奇是一種天賦,反而認為他是一個笨孩子。當然,讓加德姆產生這種認識更重要的是因為格登的成績。雖然加德姆在格登的身上花費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在高中結業考試中,格登的成績依然很不理想,他的生物學成績竟然是全級段250名學生中最差的。當加德姆得知格登愛好自然科學的時候,驚訝地說:“如果你在大學選擇自然科學專業,那將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做法。因為,憑你的天賦,你完全不可能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任何成績!”
加德姆的話對格登刺激很大。他真的很熱愛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可是,他的生物成績卻是那么糟糕,就連加德姆也預言他不行。怎么辦?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他最終放棄了自己的熱愛,報考了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古典文學專業。
在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古典文學系報到后,格登對自己的選擇后悔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對文學并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自然科學。他決定挑戰加德姆的預言,沿著自己的興趣走下去。于是,他向牛津大學提出申請,從古典文學專業調整到了動物專業。
不可否認,格登的基礎很差,他往往要付出別人更多的代價,才能通過專業考試。牛津大學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許多同學已經發表或撰寫出了一些有分量的論文,而格登卻一直悄然無聲。他在默默無聞地研究“被砍掉的手指頭為什么不能再生”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關系到細胞的特化機能逆轉。他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實驗,一次又一次地失敗。
在格登最失意的時候,他會自覺不自覺地拿出中學那張成績通知書,也就是那張最糟糕的成績通知書,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加德姆的預言:“你不可能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任何成績!”這時候,格登的心里就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動力。他對自己說:“我能行,我要證明自己!”就這樣,他再次從失敗中站起來,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實驗。
經過幾年的努力,在牛津大學攻讀碩士的格登終于成功讓一對成熟的體細胞轉換為了多功能肝細胞。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首次指出細胞的特化機能可以逆轉。這篇論文在生物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因為,在此之前,專家們一致認為成熟的細胞發育過程是不可逆的。而按照格登的說法,砍掉的手指頭在特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像受精卵那樣,自由生長的。
格登的這一觀點一直到10年后才被承認,并且直接引導了世界上第一只體細胞克隆羊“多利”的誕生。自此,格登的學術觀點徹底顛覆了人類對自身發展和細胞分化的認識,并在醫學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