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人有一個身體,這個身體有大自然所賦予的欲望。欲望未得到滿足,身體便會處于失調狀態,因欠缺而感到不適乃至痛苦。欲望得到滿足,身體便重新進入協調狀態,會感到愜意的平靜。在二者之間,是欲望得到滿足的過程,身體在這過程中所感到的就是快感。所謂快感,是針對身體而言的。食色性也,為了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大自然在人的身體中安置了這兩種主要的欲望,其中又以性欲的滿足帶來最強烈的快感。
除了欲望,我們的身體還有各種感覺器官,它們的享受也可以歸入快感之列。皮膚需要觸摸和擁抱,否則會感到饑渴。嬰兒貪戀母懷,不僅僅是為了吃奶和獲得安全感,必定也感覺到了肌膚相親的快感。年長之后,皮膚饑渴就常常和性欲混合在一起了。舌之對于美味的快感,當然始終是和食欲相關的。身處山野,我們感到身心愉快,其中包含著新鮮空氣給予嗅覺的快感。目之于美景和秀色,耳之于天籟和音樂,其快樂肯定不是純粹肉體性質的,但也可以算作感官的享受。此外,身體還有其他一些種類的快感,例如體育運動、舞蹈、搖滾時體能的釋放和對節奏的享受,疲勞后沐浴、休憩、睡眠所帶來的徹底放松,如此等等。
總之,快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一切形式的身體享受。大自然為人安排了一個愛享受的身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譴責身體的這種天性。事實上,為了從身體上汲取最大快樂,人類已經把快感變成了一門藝術。
然而,在對快感作了充分肯定之后。我不得不還要指出它的限度。人畢竟不只有一個身體,更有一個靈魂。因此,人不但要追求肉體的快樂,更要追求精神的快樂。許多哲學家都談到,人的需要是有層次之分的,越是精神性的需要居于越高的層次。所謂高低不是從道德上講的,我們不能以道德的名義否定肉體的快樂。但是,正如英國哲學家約翰·穆勒所說,凡是體驗過兩種快樂的人就會知道,精神的快樂更加強烈也更加豐富。所以,肉體的快樂只是起點,如果停留在這個起點上,沉湎于此,局限于此,實際上是蒙受了自己所不知道的巨大損失,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在了一個可憐的范圍內。與快感相比,幸福是一個更高的概念,而要達到幸福的境界就必須有靈魂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