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的利率突破4%大關了。
5月11日,這支全球最大規模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4%,這是2015年6月余額寶跌破4%收益率后,第一次重回這一節點。
而就在今年一季度,余額寶管理規模已突破萬億,達到11396.38億元。
除了余額寶外,目前市場上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貨幣基金已多達183只,其中,中歐駿盈貨幣B、富榮貨幣B、先鋒現金寶等漲幅居前,7日年化收益率均超過4.65%。
在探討利率為什么會上升之前,不妨先來看看,當我們在購買余額寶這類貨幣基金時,到底在購買什么樣的資產?
據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指出,在2013年剛推出時,余額寶對接資產大部分為銀行存款,然而,到了2017年一季末,銀行同業存單占基金投資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而銀行存款的占比連續兩個季度下滑。余額寶目前所持有的前十大債券均為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發行的同業存單。
何為同業存單?
這是中小銀行的一種融資手段,他們通過發行同業存單和理財產品在同業市場批發資金,并投資于各類資管計劃來提高盈利能力,同時,各類資管計劃投資于債券,以及向那些在傳統銀行借不到錢的人提供影子銀行借貸,相當于放大了杠桿。
大銀行是凈資金提供方,而中小銀行、證券公司等為凈借款人,出于對資金的渴求,自2016年下半年始,城商行、農商行整體上成為同業存單發行的增量主力,如果再加上股份行,目前占據了同業存單90%以上的發行份額。
為什么中小銀行會依賴這種方式從銀行間市場批發資金?這源于中小銀行在過去數年中的過度擴張。
自2010年以來,中小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資產增速超過大型銀行。按穆迪統計,從2010年到2016年,大型銀行資產占比從52%下降到28%,中小銀行資產從21%增至25%,非銀金融機構管理資產占同期金融體系資產的比例,也從9%增至20%。
粗淺地理解,一旦監管層開始約束同業存單,流動性就會變緊張,利率會飆漲。事實上,監管層已經開展行動了,4月,央行宣布將表外理財及同業存單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
監管之所以要對同業存單動手,是因為如幽靈般存在的“影子銀行”又浮出水面了。
據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介紹,2013年八號文之前,銀行理財產品是“影子銀行”的主要體現形式,理財產品借助于銀信合作、銀證、銀基、銀保、銀證信等通道業務得到快速發展,本質是通過表外業務繞過表內資金在存貸比和資本金上的限制。
這就規避了監管,加大了金融風險。
到了2013年之后,沈建光認為,影子銀行更多依靠同業業務的發展規避監管,主要體現為通過同業存單和同業理財等在負債端主動負債擴充資金池,在資產端通過直接加杠桿或者委外加杠桿投向標準化產品,擴大利潤空間。
但壞處也頗為明顯。沈建光介紹,同業存款無需繳納存款準備金,同業資產也不必計提撥備,不受貸款計劃約束,且對銀行資本金的匹配要求僅約為企業貸款的四分之一。過度依賴同業業務加大了銀行體系的脆弱性。
而到了2016年以來,資產價格出現膨脹,讓“影子銀行”再度成為眾矢之的:這一年來,大宗商品、房地產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金融大體系內信用派生劇烈擴張,部分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因此,監管層不得不放棄貨幣寬松,進行主動收縮,開始了強力去杠桿。
這樣一來,沈建光說,金融去杠桿短期內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資金緊張,金融市場利率面臨上行。
這就是說,余額寶利率破4的一個大背景就是:監管機構加大對杠桿率的控制力度,金融體系的流動性狀況繼續收緊。而由于央行貨幣政策傾向趨緊及MPA的季末考核因素,3月下旬銀行間市場7日質押式回購利率升至5%,因此,理財產品收益率進一步跑贏一年期基準存款利率。
貨幣緊縮還將持續,“我們確實沒有想到,2017年年初以來的金融監管如此之嚴厲,上升的高度如此之高,影響如此之大。”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