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全面實施,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參與實驗的領導和我們大膽實踐和探索,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努力將新課程理念的理解轉化為自己教學行為。同時也遇到許多問題。為了幫助教師盡快擺脫困惑,加深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理解。找到走進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的航標。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
研是一種融學習,工作和教研于一體的學校性活動和教師行為。其主要特點就是以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自己為研究主題,研究和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并努力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它主要是教師針對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和困惑進行的反思性的實踐研究,是行為研究,它重在解決實際問題,它不排除使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但重要的是學習、討論、總結,實踐成果也應主要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并能促進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轉變。
二、選好課題研究內容,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增強教科研意識。利用每周業務學習時間,采取聽講座自學相結合的辦法,學習新課程需要的教學方式,新課程需要的學習方式,新課程需要的評價方式。學習的內容要根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選定。同時要跟自己確定的小課題相聯系,寫出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2、選準課題,扎實開展理論聯系實際的課題研究。
教師個人課題的選定,旨在貫徹課改精神,滲透課改理念,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困惑。主要從教師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入手,提出切口小,實用性強,
4、可操作的課題。小課題的提出,對于教師課堂教學指正了方向,對于學生啟迪智慧,培養想象力,挖掘創造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5、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6 個人課題是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提出的,主要內容應放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學術研究及經驗交流活動,探討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素質教育理念下的課題研究,以及如何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等。
7針對“課堂教學質量工程”的全面啟動,對照課堂評價標準,確定小課題的研究。給自己提供一個展示課堂教學的平臺,而且為參與大課題研究的教師取得更大的成果提供很好的機遇。
8、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1)、采用實踐法、總結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等。
(2)、研究的組織過程
a.填寫課題申報表,闡述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b.進行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開展個案研究,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給教師提供完成課題的條件,激發教師的研究興趣。
c.開展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式的問卷調查,了解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進行課題研究工作。
d.定期寫出研究階段性總結及成果展示。
9、研究的基本思路
最大限度地激活教師研究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寬教研視野,最大限度地開辟教研空間,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尋找課堂的支點,構建完美的課堂,拓寬育人渠道,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