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布面油畫
【規格】73×92cm
【年代】約1871年
【作者】保羅·塞尚
【收藏】瑞士,蘇黎世,布爾勒基金會
回到雪景的話題,今天我們不妨看一看有“現代藝術之父”之稱的塞尚的雪景。若是觀者對塞尚有了解的話,在你的腦海中做同樣一番搜尋,你將會有驚人的發現,就是在觀者對他作品的記憶中,會有大量的關于圣維克多火山的,如《圣維克多山的高架橋》,關于游泳洗澡的男女,如《大浴女》,關于市井生活中的人們,如《玩牌者》,以及關于風景、人物肖像,還有的就是靜物了。幾乎所描繪的都是物象本身,能夠反映物象的時態和動態的少之又少,不比莫奈等人又是春,又是冬,又是雨,又是雪。因此,找一幅塞尚描繪的雪景畫真的不容易,據說不要說畫中有雪,甚至是描繪冬天的作品,留存下來的都是屈指可數,或許還可以更夸張一點說,叫伸手可數。
今天我們有幸欣賞的是塞尚的《埃斯塔克的融雪》(L'Estaque, Melting Snow),對于塞尚的雪景畫稀奇,甚至陌生,但是對于埃斯塔克應該不會陌生,先前有欣賞過他的《從埃斯塔克看馬賽灣》,從埃斯塔克向著海的那邊遠眺,山的那邊猜想,會不會有可愛淘氣的藍精靈。埃斯塔克是馬賽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在這里塞尚創作了為數不少的風景作品,以至于后來吸引一些受到他的繪畫理念影響的畫家,前來此地進行創作。喬治·布拉克就是其中的一位,布拉克來到埃斯塔克,通過風景畫來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幾何形式,房子和樹木皆被他簡化為幾何形,這種表現手法顯然來源于塞尚的影響,將塞尚對大自然的各種形體歸納為圓柱體、錐體和球體的表現盡展無遺,因此,布拉克在埃斯塔克收獲了他的得意之作《埃斯塔克的房子》。
畫《埃斯塔克的融雪》時的塞尚,正在逃避著法國和普魯士戰爭的兵役,這個社會背景和個人經歷,或許能夠幫助觀者多一種角度切入對塞尚作品的理解。還需要了解的是,此時的塞尚已經不再滿足于印象派那種對光線的捕捉,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的運用,更強調的是畫家的主觀表達。
不由分說《埃斯塔克的融雪》是一幅充滿激情的描繪,深灰色的天空是籠罩的陰霾,前景中的綠樹和棕綠色的樹,呈現的是顏色和色調的單調,而且顯出陰郁,透出一種壓迫感。厚重的油彩,快速的筆觸,更是增強了黑暗降臨的現場感和急迫感,甚至有一種暴力將至的驚心和恐慌。曲轉回腸的道路,從畫面的右側向外延伸,近處的紅屋頂和紅煙囪與遠處的紅屋頂讓本來就有點不穩定的畫面更顯跳動,如火苗熠熠,然而,這一切又似乎是希望的表征。
作為主角的雪,在近景處陡峭的山坡上覆蓋著,正漸漸融化,幾乎占據并遮擋左側畫面的視線,形成一塊鮮明的白色三角與上面同樣鮮明的黑色三角的烏云相對應,形成一個夾角,分作對角式從左到右穿過畫面,擠壓著村莊,讓人覺得村莊等待的是可能隨時發生的雪崩沖刷,或是烏云覆蓋下的又一場暴雨。可能會有人說,中間的坡地竟然沒雪,不是沒有雪,或許可以理解為那是已經被烏云侵襲的一角,在黑暗中已經成為不為人所知的白。
塞尚一直強調繪畫的純粹性,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埃斯塔克的融雪》恰好能夠體會這份直抒的快意,看他的畫能夠讓觀者的情緒得到渲泄,這是客觀和主觀的碰撞,這是物象與情緒的交融,這是他和觀者的對話。在他的表達中景觀都成了主觀的,觀者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自然成為觀者心理景觀的延伸。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