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中
編輯:啃大咖
股市的波動與數學有關系,但并不是絕對的服從關系。我們在做基本面分析的時候,會對公司估值時需要運用數學建立模型,然后計算出其理論價值,作為投資參考。
但股票估價模型都不可能準確計算出股票的自身價值,之所以說不是絕對服從是因為,任何即使指標因為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這些不確定因素并不能在模型中體現(VAR),所以做單純的投資不能進入一個單純模型的誤區里,價值是一定的參考性因素。
人的游戲和數學中的概率學有一定關系,和心理學及金融行為學有比較重要的關系。
這是因為人在交易的過程中外在事物運行的心理行為和價格波動之間的關系遠遠超過數學和股票的關系,數學是可以準確計算的,但是人的行為你能算得出嗎,充其量最多只能算出自己的那一小部分,至于別人怎么想的如何進行交易,這種量化是不可能的。
股市就是賭場 ,股票相當于籌碼。而這,永遠是弱肉強食的游戲。資金管理與倉位控制是有效避免“犯錯”的其中一個途徑和手段,在市場中,尤其是大資金(千萬以上級別)科學的資金管理及合理的風險控制能夠至少可以存活下來,
有些人會講:買賣就是幾秒鐘的事情,看不好就撤唄? 其實說起來永遠要比做起來容易的多,能說出這句話的人,未來某一天也一定會看好了幾秒鐘就買回。當然中間能否有利潤就是賭了.贏或不贏,也只是個概率而已。
倉位控制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風險控制,而這個控制的好壞是直接決定了收益的百分比,倉位的高低深淺和大勢的走勢并無直接關系,但會影響到個人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喜惡。
說的直接點就是將資金投入用一個風險系數來衡量,雖然低倉位帶來的負面因素是利潤的降低,但股票市場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市場,在已知確定資金性質的前提下必須要系統的考慮資金的安全性。
六分位的建倉行為具體的資金劃分如下:
六分位將整體投入資金劃分為六等份,六等份的資金分三個階梯。
A,第一階梯設為單位1,占比為總資金的六分之一。
B,第二階梯設為單位2,占比為總資金的3分之一
C,第三階梯設為單位3,占比為總資金的二分之一。
那么,我們在考慮建倉的時候就可以靈活的掌握ABC之間的組合及合理的運用,力爭選取效率最大的那一個作為有效組合。
比方說:(a.b.c)(a,c,b)(b.a.c)(c.a.b)(b.c.a)(c.b.a) 組合的選取可以根據當時大勢市場的風險偏好來,又或者根據風險喜好程度不同,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進行單位依次遞進式。
這是我所舉例的其中的一個簡單方式,比較適合于中線級別的投資者。(三個月以上周期)建倉行為并不僅這一種單一模式,更多數機構采取的是一籃子股票的形式,運用一個組合(portfolio)來進行復雜的方法,下一期再講這個。
單純的限定周期來看,我們必須要考慮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一,在非限定時間內,所完成的倉位與當時的市場風險偏好是否相符第二,在非限定時間內,所完成的利潤是否影響到了下一步的計劃。
第三,所完成的利潤,是否要滾動做再次加倉行為
第四,限定的時間內,如果產生虧損的話怎么辦?第五,限定的時間內,產生虧損的部分的應對策略?(是否止損或浮虧加倉)
所以說,建倉不僅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多重模式,多種方法。目前,有這么幾種應對模式:
第一,在限定為完成的時間內產生的利潤落袋為安,再等機會
第二,在限定完成的時間內完成利潤計劃的1/2,再根據市場變化制定決策。
第三,限定的時間內沒有達到利潤的預期,但市場的波動已經超出可預測的最高水平時,為防止對市場判斷失誤采取的被動策略。
第四,在限定的時間內產生虧損,但虧損情況沒有達到預期或距離平倉線有一定距離。
第五,在限定的時間內產生虧損且浮虧超預期,按照策略嚴格進行止損操作。第五,在非限定的時間內止損完畢或離場2/3部分,是否考慮出場的資金在低位再買回。
總體來說,這類的技巧可以解釋為:
1,持倉比例要合理。
2,倉位如何進行結構性優化,
3,掌握好分倉技巧。
身為交易人,交易本身就如同一門生意,好比開一家雜貨鋪,當屯進一批貨物的時候,買進之前就必須考慮銷售的利潤及賣不出去所帶來的虧損的風險。
而這個風險管理的界定關系到資金管理的時候,對于任何一筆交易的損失,每個人所接受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有的是月5%,有的是月10%,有的是單筆8%,有的是單筆5%,但說一千道一萬最后總結一句話就是,除非連續發生10次以上的失誤,每次都及時考慮止損,那么包括極端的情況在內,這種認賠離場都不會讓人被趕出市場大門,你永遠都有機會。
關于帶杠桿的市場:也就是融資,多講幾句,保證金和倉位之間的關系等同于準確率X賠率.倉位/保證金=準確率X賠率,在相同賠率下準確率上升,問問自己,自己有多大的把握保證這個準確率能達到70%?
貪婪的人會考慮一筆資金直接砸下去寄希望于一次大的波動帶來的資金增值。這雖然收益增值會很快,但只要一次判斷錯誤就會大傷元氣,在這杠桿下,翻倍不容易,但是賠光很容易。問問自己到底能接受多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