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孫悟空”這個人物在《西游記》中前后出現過六個名號,按照故事先后順序,名號正確的是( )。
A.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圣、行者、斗戰(zhàn)勝佛
B.美猴王、弼馬溫、孫悟空、行者、斗戰(zhàn)勝佛、齊天大圣
C.美猴王、孫悟空,齊天大圣、弼馬溫、行者、斗戰(zhàn)勝佛
D.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斗戰(zhàn)勝佛、行者、齊天大圣
【答案】A
【解析】考查對名著內容和人物的識記理解。結合名著閱讀積累可知,孫悟空先是在花果山被猴子猴孫們稱為美猴王,后來隨菩提祖師學法術賜名孫悟空,被玉帝招安稱弼馬溫,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圣,被壓五指山后唐僧把他救出叫做行者,取經成功被如來佛祖封為斗戰(zhàn)勝佛;故選A。
2.下列關于《西游記》有關內容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孫悟空和鐵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眾神的幫助下,取得芭蕉扇,師徒順利通過了火焰山。
B.“三打白骨精”一段,妖怪變換花樣化成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發(fā)慈悲,只有孫悟空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與白骨精戰(zhàn)斗到底,終于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C.太上老君舉辦蟠桃會,悟空得知自己沒被邀請,自尊心受損,在宴會前不請自到,偷吃了用于招待眾神仙的仙果仙酒,擾亂了盛會。
D.孫悟空具有高超的斗爭藝術,他善于透過迷人的假象認清妖魔鬼怪的本來面目。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知識。C.有誤,根據《西游記》的內容,舉辦蟠桃會的是“王母娘娘”,并非“太上老君”,所以選項錯誤;故選C。
3.下列有關《西游記》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作者是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小說蘊含著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的韌勁和斗志戰(zhàn)勝一切困難,直至達到勝利的終點。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體,寫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八戒、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戰(zhàn)勝了各路妖魔鬼怪,終于取到了真經,他們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孫悟空是《西游記》的第一號人物,他樂觀、聰明、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務盡,充滿了斗爭精神。其中大鬧天宮、大戰(zhàn)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節(jié)都以他為主角。
D.魯迅先生分析《西游記》說,書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記》刻畫的眾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這是一個很深刻的觀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知識的理解。C.大戰(zhàn)流沙河,卷簾將軍因打破琉璃瓶,被貶流沙河,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師徒三人取經路上途徑流沙河,沙僧趁機搶唐僧,孫悟空因不擅長水戰(zhàn),于是由豬八戒下水迎敵,戰(zhàn)后沙僧深知不敵二人,于是不肯上岸迎戰(zhàn),最終由孫悟空求助觀世音菩薩相助,并收伏沙僧,法名沙悟凈。題干中“大鬧天宮、大戰(zhàn)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節(jié)都以他為主角”,與原文說法不相符合。故選C。
4.下面有關《西游記》情節(jié)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流傳很廣,雖然后世對它的主題闡釋多種多樣,但小說的思想卻很單一。
B.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因前來邀請的仙女嘲笑大圣相貌丑陋,大圣一時火起,大鬧瑤池,偷吃了仙酒,打傷太上老君,搶走了葫蘆金丹。
C.《西游記》的作者運用了現實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D.“三打白骨精”一段,妖怪變換花樣化裝成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發(fā)慈悲,只有孫悟空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與白骨精戰(zhàn)斗到底,終于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知識。A.《西游記》的思想意義很多,如排除艱難的戰(zhàn)斗精神,人戰(zhàn)勝自然的豪情壯志,宣揚懲惡揚,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zhàn)勝自然、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等。“但小說的思想卻很單一”說法錯誤;B.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孫悟空奉命看守蟠桃園,卻得不到邀請,他不覺大怒,大鬧瑤池。“因前來邀請的仙女嘲笑大圣相貌丑陋”說法錯誤;C.《西游記》的作者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運用了現實主義”說法錯誤;故選D。
5.下列關于《西游記》有關內容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悟空為救唐僧打殺了強盜,卻被唐僧趕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獼猴變成悟空來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賬。后來,如來識破真相,真悟空打殺了假悟空。
B.孫悟空具有高超的斗爭藝術,他善于透過迷人的假象認清妖魔鬼怪的本來面目。
C.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孫行者——弼馬溫——齊天大圣——孫悟空——斗戰(zhàn)勝佛。其中“齊天大圣”是自封的。
D.孫悟空和鐵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眾神的幫助下,取得芭蕉扇,師徒順利通過了火焰山。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的識記。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圣——孫行者——斗戰(zhàn)勝佛。“孫悟空”是《西游記》第一回中菩提祖師取的,“行者”是第十四回唐僧取的。故選C。
6.下列有關《西游記》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西游記》主要寫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B.孫悟空由開天辟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來,先拜菩提祖師學會了長生之道、筋斗云,后又向如來佛祖學習了七十二般變化。
C.“大鬧五莊觀”一回中,孫悟空忍受不了二仙童的毀罵,一氣之下,到人參果樹園將樹推倒。
D.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別變作村姑、老婦和老翁來哄騙唐僧,皆被悟空一一識破。
【答案】B
【解析】B.七十二般變化是向菩提祖師學習的,不是“如來佛祖”。故選B。
7.下列有關名著《西游記》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西游記》圍繞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前往西天取經的主線,寫了很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B.豬八戒是《西游記》中深受人們喜愛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因為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錯投豬胎。
C.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龍宮冥府、山林湖海,盡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如孫悟空就有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能力。
D.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別變作村姑、老婦、老翁來哄騙唐僧,均被孫悟空一一識破。
【答案】B
【解析】B.“失手打碎琉璃盞”是錯誤的,應是“醉酒調戲嫦娥”。
8.下列有關《西游記》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作者是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小說蘊含著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諦。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體,寫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八戒、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戰(zhàn)勝了各路妖魔鬼怪,終于取到了真經,他們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孫悟空是《西游記》的第一號人物,他樂觀、聰明、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務盡,充滿了斗爭精神。其中大鬧天宮、大戰(zhàn)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節(jié)都以他為主角。
D.魯迅先生分析《西游記》說,書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記》刻畫的眾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這是一個很深刻的觀察。
【答案】C
【解析】 C.錯,大戰(zhàn)流沙河的主角是豬八戒、沙和尚。故選C。
9.下列情節(jié)與人物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
A.竊唐僧袈裟——紅孩兒 B.盤絲洞迷八戒——蜘蛛精
C.假扇借悟空——鐵扇公主 D.比丘國害童心——黃獅精
【答案】A
【解析】考查對名著情節(jié)和人物的識記。A.“竊唐僧袈裟——紅孩兒”有誤,《西游記》中唐僧的袈裟是被黑熊精偷了。唐僧師徒二人取經路過觀音禪院,被貪愚的金池長老放火謀害。黑熊精前去救火,但到了之后趁火打劫偷走如來佛祖賜給唐僧的寶貝錦襕袈裟;故選A。
10.選出對名著《西游記》相關內容的表述錯誤的一項( )。
A.孫悟空在龍宮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掛,惹惱了龍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為“弼馬溫”。
B.悟空得知“弼馬溫”真相,氣憤之極,打傷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敗天兵天將,直到玉帝封他做“齊天大圣”才暫時作罷。
C.豬悟能被高太公招為上門女婿,雖然他勤謹能干,不傷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驚人,又經常飛沙走石、來去無影,所以被眾人當成妖怪。
D.紅孩兒用三昧真火打敗孫悟空及四海龍王并且假變觀音菩薩誘擒豬八戒。
【答案】B
【解析】B.孫悟空得知職位低卑后,打出南天門,怒返花果山,并戰(zhàn)勝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的討伐,迫使玉帝封其為齊天大圣,并在天宮建有府邸,奉旨管理蟠桃園。“打傷太白星”是后話,應是“打出南天門”;玉帝派去擒拿孫悟空的是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并沒有二郎神;二郎神出場是孫悟空蟠桃宴上二次大鬧天宮之后的事情;故選B。
11.下列有關《西游記》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現實主義章回體神魔小說,創(chuàng)作于明代,作者是吳承恩。
B.《西游記》講述唐朝法師唐三藏與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C.《西游記》中孫悟空是一個核心人物,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不畏強權、蔑視權威、敢于反抗懲惡揚善、除暴安良的精神。
D.從《西游記》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成功的路上充滿了磨難,沒有哪一種成功是一帆風順的,只有不斷的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答案】A
【解析】A.《西游記》是一部浪漫主義小說,“現實主義”的說法錯誤。故選A。
12.下列各項關于《西游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具有很濃的浪漫主義特色。
B.孫悟空在小說中經歷了多次蛻變,所以可以說這部小說也是孫悟空的一部成長史。
C.牛魔王曾是孫語空的結拜弟兄,都是菩提祖師的弟子,反目的原因是孫悟空被師傅封為“齊天大圣”。
D.《西游記》中的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贈部洲、北俱蘆洲。
【答案】C
【解析】C.牛魔王是翠云山和積雷山的主人,號稱“平天大圣”。在孫悟空出天宮自封“齊天大圣”后與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前來道賀與孫悟空結義并稱“七大圣”,牛魔王與孫悟空反目成仇,是因為孫悟空來到火云洞救師傅,最后幸得觀音菩薩收服了紅孩兒,在菩薩身邊做了善財童子。至此牛魔王便與孫悟空結下了梁子。所以選項中“都是菩提祖師的弟子”和“孫悟空被師傅封為'齊天大圣’”的表述不正確;故選C。
二、語言表達
13.讀書方法有精讀、跳讀、摘抄、做筆記、圈點批注等。請你以下列名著中的一部為例。結合名著內容向同學介紹你是怎樣運用讀書方法的。(任選一種或兩種方法)
《西游記》 《朝花夕拾》
【答案】示例:讀《西游記》的精彩部分,可以采用精讀的方法。如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座花果山,山頂有一塊兒受日月精華的石頭,孕育出一個石猴。石猴在所居河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稱為千歲大王,后將千字隱去,遂稱美猴王,圈畫出關鍵情節(jié)后,對情節(jié)中體現出來的人物形象特征進行批注,如孫悟空機智勇敢、膽大心細等。(任選一種或兩種方法即可)
【解析】考查對名著內容和讀書方法的理解。開放類試題,選擇一種讀書方法,選擇一部名著,然后介紹即可。
示例一:《西游記》我用精讀和跳讀相結合的方法。對于文中精彩的情節(jié),如“大鬧天宮”這一情節(jié)采用精讀法,反復閱讀了解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前因后果和過程,細細品味孫悟空心高氣傲,桀驁不馴的性格;而對于文中的大量景色描寫,如“花果山”和“天宮”景象的描寫,我會選擇跳讀,提高閱讀速度。精讀、跳讀結合既可以使我深入理解書中內容,把握人物特點,又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示例二:《朝花夕拾》共收入了十篇作品,都是回憶性散文。因此,我采用了做讀書筆記的方式,著眼于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通過摘抄和做筆記的方法,關注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14.林庚先生評價孫悟空身上具有“傳奇性的英雄性格與特征”,請簡述《西游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故事情節(jié),并分析孫悟空的“英雄性格與特征”。
【答案】故事情節(jié):花果山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大鬧天宮后,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將前去捉拿,但孫悟空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般變化,又有那威力無比的金箍棒,眾天神都敗下陣來,于是小圣二郎神前去斗法。二郎神有神眼,孫悟空的變化都被他看破。太上老君在天庭打下金剛圈,二郎神又放出哮天犬。兩下夾擊,把孫悟空打倒,捉住。孫悟空的“英雄性格與特征”:李天王親自提兵,孫悟空也排開陣勢,兩人混戰(zhàn)至晚,孫悟空使個分身法戰(zhàn)退,李天王只捉得些狼蟲虎豹之類。由此可以看出孫悟空不憚于跟十萬天兵天將對陣,敢于挑戰(zhàn)天庭權威的“英雄性格”。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情節(jié)的掌握和人物性格分析。《西游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主要寫花果山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大鬧天宮后,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將前去捉拿,但孫悟空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般變化,又有那威力無比的金箍棒,眾天神都敗下陣來,于是小圣二郎神前去斗法。大圣先搖身一變,變成麻雀兒,停在樹上,二郎神變作一只餓鷹兒,抖開翅膀,飛過去撲打。最后因為二郎神有神眼,孫悟空的變化都被他看破。
孫悟空的“英雄性格與特征”,在“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一章中表現得比較充分。孫悟空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后,玉帝派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李天王親自提兵,孫悟空也排開陣勢。兩人混戰(zhàn)至晚,孫悟空使個分身法戰(zhàn)退。李天王只捉得些狼蟲虎豹之類。由此可以看出孫悟空不憚于跟十萬天兵天將對陣,不懼怕天庭權威,叛逆精神強、斗勝好勇、聰明機智的“英雄性格”。
15.我們讀一本書時,會遇到一些重要內容或精彩片段,可以采用精讀的方法去閱讀。精讀就是要細讀,要精思,要嘗試著去鑒賞,這樣才會有更深的理解,產生豐富的聯想。請你從《西游記》或《朝花夕拾》中任選一部,結合某一情節(jié),說說你是如何運用這個讀書方法閱讀的。(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在讀孫悟空三調芭蕉扇這個故事時,會思考孫悟空借芭蕉扇為什么會被羅剎女拒絕?這是否又與前面孫悟空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降服了牛魔王與羅剎女之子紅孩兒有關?這樣精讀后,才理解了借扇的艱難。
【解析】本題考查精讀讀書方法的運用。所謂精讀,即精細深入的閱讀,應是名著中關鍵情節(jié),對表現人物的性格、經歷等起重要作用的內容;我們可選擇從《西游記》或《朝花夕拾》中任選一部中的一個經典情節(jié),談自己是如何運用精讀的即可,注意100字左右的字數限制。
示例:我在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時,對其進行精讀,了解打斗的原因,以及悟空最終被誤解、趕走的原因。同時,了解小說中孫悟空共被唐僧逐走幾次,分別是什么原因,后來因何而回歸。有了這樣的閱讀,記憶深刻,對名著的內容理解全面。
16.《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塑造得最為成功、最受歡迎的藝術形象之一。請為孫悟空寫一段頒獎詞,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150字)
【答案】示例一:你火眼金睛,讓妖魔鬼怪原形畢露;你不畏艱險,一心除妖保護師父;你意志堅定,為取經大業(yè)保駕護航。
示例二:變少女,變老婦,變老翁,白骨三變,三變都逃不過你的火眼金睛;遭斥責,遭惡咒,遭恨逐,師父三懲,三懲都擋不住你斬妖除魔之心。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為孫悟空寫頒獎詞。頒獎詞是在某一主題的頒獎典禮上,對獲獎對象的事跡所作的一種陳述評價性的禮儀文稿。內容要簡練,語言優(yōu)美,語句鏗鏘有力,感情真摯,一定要突出人物事跡、性格特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示例:孫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取經路上,他“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有勇有謀,化險為夷。他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本領高強。他是藝高膽大的神仙傳奇,更是血肉豐滿的英雄好漢!
17.近期,有網友發(fā)現埃及盧克索神廟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浮雕,被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的杰作,此事“曬”到網上后,引發(fā)熱議。類似“刻字事件”在我國故宮、長城、泰山等著名景點也時有發(fā)生,反映出我們少數游客文明素養(yǎng)的缺失。最近,班里要召開“文明連著你我他”的主題班會,請你做好以下準備:
有人把《西游記》里“齊天大圣”孫悟空視為“旅游刻字”的鼻祖,請你據此整理出孫悟空在如來佛手指上刻字的故事,在班會上簡述。
【答案】如來佛賭孫悟空飛不出他的手掌,悟空不服,幾個筋斗云之后,悟空以為已遠達海外,見五根天柱直插云霄,遂在一根柱子上題上“孫悟空到此一游”,作為憑證,其實那五根天柱即如來五指,最后被如來壓到五指山下。
【解析】此題涉及到《西游記》這一名著,相對來講,可選性不大。然而,這部名著我們又較為熟悉,可結合孫悟空有不服輸的精神,遂于如來展開了搏斗,但最終未逃出如來掌心的經歷來寫。
三、名著選段閱讀
(一)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大圣卻有算計:爬上樹,一只手使擊子,一只手將錦布直裰的襟兒扯起來做個兜子等住,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一直前來,徑到廚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這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這個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聲。”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凈,你來。”那沙僧撇下行李 ,跑進廚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開衣兜道:“兄弟,你看這個是甚的東西?”沙僧見了道:“是人參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認得,你曾在那里吃過的?”沙僧道:“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卷簾大將,抉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見便曾見,卻未曾吃。哥哥,可與我些兒嘗嘗?”行者道:“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
他三人將三個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凈,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著盡飽。象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罷罷罷!彀了!”他欠起身來,把一個金擊子,瞞窗眼兒,丟進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18.沙僧為何認得人參果?
【答案】沙僧因為在蟠桃會上見過。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結合第一段“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卷簾大將,抉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見便曾見,卻未曾吃”可得:沙僧因為在蟠桃會上見過。
19.概括一下選文的內容。
【答案】孫悟空偷吃人參果(或孫悟空偷摘人參果;師兄弟三人偷吃人參果;大意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結合第一段“爬上樹,一只手使擊子,一只手將錦布直裰的襟兒扯起來做個兜子等住,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一直前來,徑到廚房里去”可得:或孫悟空偷摘人參果;結合第二段“他三人將三個果各各受用”可得:師兄弟三人偷吃人參果。據此概括即可。
20.選文表現了豬八戒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案】表現了豬八戒貪吃、急躁、率直的性格特點(寫出兩點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第一段寫八戒看到悟空回來,頭一句就是“哥哥,可有么?”,第二段“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可以看出他的貪吃。根據第二段“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圖圖吞咽下肚”“哥哥,吃的忙了些”可知他的急躁。
(二)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①他走來看見高老,一把扯住,抱頭大哭。行者道:“且莫哭!且莫哭!我問你,妖怪往那里去了?”女子道:“不知往那里去。這些時,天明就去,入夜方來,云云霧霧,往回不知何所。因是曉得父親要祛退他,他也常常防備,故此昏來朝去。”行者道:“不消說了,老兒,你帶(A.小女B.令郎C.令愛)往前邊宅里,慢慢的敘闊,讓老孫在此等他。他若不來,你卻莫怪;他若來了,定與你剪草除根。”那老高歡歡喜喜的,把女兒帶將前去。
②行者卻弄神通,搖身一變,變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獨自個坐在房里等那妖精。不多時,一陣風來,真?zhèn)€是走石飛砂。好風:
起初時微微蕩蕩,向后來渺渺茫茫。
微微蕩蕩乾坤大,渺渺茫茫無阻礙。
凋花折柳勝揌麻,倒樹摧林如拔菜。
翻江攪海鬼神愁,裂石崩山天地怪。
銜花麋鹿失來蹤,摘果猿猴迷在外。
七層鐵塔侵佛頭,八面幢幡傷寶蓋。
金梁玉柱起根搖,房上瓦飛如燕快。
舉棹梢公許愿心,開船忙把豬羊賽。
當坊土地棄祠堂,四海龍王朝上拜。
海邊撞損夜叉船,長城刮倒半邊塞。
③那陣狂風過處,只見半空里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行者暗笑道:“原來是這個買賣!”好行者,卻不迎他,也不問他,且睡在床上推病,口里哼哼不絕。那怪不識真假,走進房,一把摟住,就要親嘴。行者暗笑道:“真?zhèn)€要來弄老孫哩!”即使個拿法,托著那怪的長嘴,叫做個小跌(摔)。漫頭一料,撲的摜(扔,擲)下床來。那怪爬起來,扶著床邊道:“姐姐,你怎么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來得遲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既不怪我,怎么就丟我這一跌?”行者道:“你怎么就這等樣小家子,就摟我親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時,便起來開門等你了。你可脫了衣服睡是。”那怪不解其意,真?zhèn)€就去脫衣。行者跳起來,坐在凈桶(馬桶)上。那怪依舊復來床上摸一把,摸不著人,叫道:“姐姐,你往那里去了?請脫衣服睡罷。”行者道:“你先睡,等我出個恭(出恭,排泄大小便)來。”那怪果先解衣上床。行者忽然嘆口氣,道聲“造化低了!”那怪道:“你惱怎的?造化怎么得低的?我得到了你家,雖是吃了些茶飯,卻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chuàng)家立業(yè)。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jié)有蔬菜烹煎,你還有那些兒不趁心處,這般短嘆長吁,說甚么造化低了?”行者道:“不是這等說。今日我的父母,隔著墻,丟磚料瓦的,甚是打我罵我哩。”那怪道:“他打罵你怎的?”行者道:“他說我和你做了夫妻,你是他門下一個女婿,全沒些兒禮體。這樣個丑嘴臉的人,又會不得姨夫,又見不得親戚,又不知你云來霧去,端的是那里人家,姓甚名誰,敗壞他清德,玷辱他門風,故此這般打罵,所以煩惱。”那怪道:“我雖是有些兒丑陋,若要俊,卻也不難。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他愿意方才招我,今日怎么又說起這話!我家住在福陵山云棧洞。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他若再來問你,你就以此話與他說便了。”
④行者暗喜道:“那怪卻也老實,不用動刑,就供得這等明白。既有了地方、姓名,不管怎的也拿住他。”行者道:“他要請法師來拿你哩。”那怪笑道:“睡著!睡著!莫睬他!我有天罡數的變化,九齒的釘鈀,怕甚么法師、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皮心,請下九天蕩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行者道:“他說請一個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姓孫的齊天大圣,要來拿你哩。”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行者道:“你怎的就去?”那怪道:“你不知道,那鬧天宮的弼馬溫,有些本事,只恐我弄他不過,低了名頭,不象模樣。”他套上衣服,開了門,往外就走,被行者一把扯住,將自己臉上抹了一抹,現出原身,喝道:“好妖怪,那里走!你抬頭看看我是那個?”那怪轉過眼來,看見行者咨牙徠嘴,火眼金睛,磕頭毛臉,就是個活雷公相似,慌得他手麻腳軟,劃刺的一聲,掙破了衣服,化狂風脫身而去。行者急上前,掣鐵棒,望風打了一下。那怪化萬道火光,徑轉本山而去。行者駕云,隨后趕來,叫聲:“那里走!你若上天,我就趕到斗牛宮!你若入地,我就追至枉死獄!”
(選自《西游記》)
21.請給第①段畫波浪線處選擇正確選項( )
A.A B.B C.C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辨析詞語的能力。“令愛”是敬稱對方的女兒,“令郎”敬稱對方的兒子,“小女”是對他人稱己女的謙詞。結合語境,是行者讓高老帶女兒往前邊宅里,應選“令愛”,故選C。
22.《法國大百科全書》如此評價《西游記》:《西游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請概說選段中你認為最有趣的情節(jié)或細節(jié),并說說有趣在哪里。
【答案】悟空假扮高小姐戲弄豬八戒,孫悟空的古靈精怪,八戒的愚蠢呆萌都惹人發(fā)笑。八戒的長相和穿著打扮很有趣,長相丑陋,打扮滑稽。他的這種愛臭美的毛病,引人發(fā)笑。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情節(jié)的能力。要讀懂語段,抓住主要情節(jié)概括。為了降伏豬八戒,孫悟空用了美人計,自己變了高小姐的模樣戲弄豬八戒,令人捧腹。從“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可以看出豬八戒長嘴大耳,呆頭呆腦,打扮滑稽,令人好笑。從“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chuàng)家立業(yè)。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jié)有蔬菜烹煎”可以看出豬八戒炫耀自我,顯擺自己能干,幽默風趣。
23.讀《西游記》這樣的長篇古典小說,有時需要“跳讀”,以上選段你會“跳讀”哪一部分?為什么?
【答案】我會跳過第3段的第一句話為外貌描寫和第4段悟空與妖怪打斗的場面,因為這兩段的內容與我的閱讀目的無關,也不是很重要,內容簡單、通俗、套路雷同都可以略而不讀。再者第二段的詩句也沒有任何作用都可跳讀,這與降伏豬八戒的閱讀目的無關。
【解析】本題考查掌握閱讀方法的能力。跳讀可以跳過與閱讀目的無關或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跳過某些不甚精彩的語段。第二段的詩句寫豬八戒來時飛沙走石的場景,有渲染夸飾的痕跡,與降伏豬八戒的閱讀目的無關,可跳讀。第4段悟空與妖怪打斗的場面,套路雷同,內容簡單,可以略而不讀。
24.“精讀”需要“精思”。請精讀第④段,寫出一個你在精讀后思考的問題并附上答案。(可從下面三個選項中選取一個角度思考:A.人物形象 B.故事情節(jié) C.寫作手法)
問題:
答案:
【答案】問題:豬剛鬣的形象是怎樣的呢?
答案:豬八戒是一個貪戀女色、膽小、愛搬弄是非、愛面子,愛占小便宜,欺軟怕硬但他卻忠厚老實,善良誠懇,富有人情味,在取經路上是一個引人發(fā)笑的喜劇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設計問題和答案的能力。要精讀語段,從備選角度設計問題和答案。
示例1:問題:這一段的情節(jié)安排上有什么特點?答案:悟空假扮高小姐戲弄豬八戒,悟空欲擒故縱,步步設坑,套妖怪底細,豬八戒呆頭呆腦,愚蠢可笑,供出身份住址,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
示例2:問題:這一段為什么要通過悟空和豬八戒的對活來展開?答案:通過對話有利于展開故事情節(jié),使情節(jié)扣人心弦,有利于表現悟空的古靈精怪,八戒的愚蠢呆萌。
(三)班級開展《西游記》整本書閱讀活動。請閱讀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且不言行者這里觀看景致,卻說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徑入書房里面。原來牛魔王正在那里靜玩丹書,這女子沒好氣倒在懷里,放聲大哭。牛王滿面陪笑道:“美人,休得煩惱。有甚話說?”那女子跳天索地,口中罵道:“潑魔害殺我也!適才我在洞外閑步花陰,忽有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說是鐵扇公主央他來請牛魔王的。被我說了兩句,他將一根棍子,趕著我打。這不是招你為禍?害殺我也!”牛王聞言,卻與他整容陪禮,溫存良久,女子方才息氣。魔王卻發(fā)狠道:“美人在上,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卻是家門嚴謹,焉得有雷公嘴的男子央來,這想是那里來的怪妖,或者假綽名聲,至此訪我,等我出去看看。”
好魔王,拽開步,出了書房,上大廳取了披掛,結束了,拿了一條混鐵棍,出門高叫道:“是誰人在我這里無狀?”行者在旁,見他那模樣,與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只見:①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艷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吼聲響震山神怕,行動威風惡鬼慌。四海有名稱混世,西方大力號魔王。這大圣整衣上前,深深的唱個大喏道:“長兄,還認得小弟么?”牛王答禮道:“你是齊天大圣孫悟空么?”大圣道:“正是,正是,一向久別未拜。”牛王喝道:“我聞你保護唐僧西天見佛求經,怎么在號山枯松澗火云洞把我小兒牛圣嬰害了?”大圣作禮道:“長兄勿得誤怪小弟。當時令郎捉住吾師,要食其肉,幸觀音菩薩欲救我?guī)煟瑒袼麣w正。現今做了善財童子,比兄長還高,享極樂之門堂,受逍遙之永壽,返怪我耶?”牛王罵道:“這個乖嘴的猢猻!害子之情,被你說過。你才欺我愛妾,打上我門何也?”大圣笑道:“是小弟一時粗鹵,驚了嫂嫂。望長兄寬恕寬恕!”牛王道:“既如此說,我看故舊之情,饒你去罷。”大圣道:“既蒙寬恩,感謝不盡。實不瞞長兄,小弟因保唐僧西進,路阻火焰山,不能前進。望兄長開天地之心,千萬借扇扇滅火焰,保得唐僧過山,即時完璧。”
牛王聞言,心如火發(fā),咬響鋼牙罵道:“你說你不無禮,你原來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來尋我。且又趕我愛妾。上來吃我一棍!”大圣道:“小弟這一向疏懶,不曾與兄相會,不知這幾年武藝比昔日如何,我兄弟們請演演棍看。”這牛王那容分說,掣混鐵棍劈頭就打。這大圣持金箍棒,隨手相迎。②兩個這場好斗:金箍棒,混鐵棍,變臉不以朋友論。那個說:“正怪你這猢猻害子情!”這個說:“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個說:“你無知怎敢上我門?”這個說:“我有因特地來相問。”一個要求扇子保唐僧,一個不借芭蕉忒鄙吝。語去言來失舊情,舉家無義皆生忿。牛王棍起賽蛟龍,大圣棒迎神鬼遁。初時爭斗在山前,后來齊駕祥云進。半空之內顯神通,五彩光中施妙運。兩條棍響振天關,不見輸贏皆傍寸。這大圣與那牛王斗經百十回合,不分勝負。正在難解難分之際,只聽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爺爺,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賜早臨,好安座也。”牛王聞說,使混鐵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猻,你且住了,等我去一個朋友家赴會來者!”言畢,按下云頭,徑至洞里,卸了盔甲,穿一領鴉青剪絨襖子,走出門,跨上辟水金睛獸,著小的們看守門庭,半云半霧,一直向西北方而去。
(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zhàn)赴華筵·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25.小萌想把讀書分享微講座取名為“三借芭蕉扇”,小溪則認為“三調芭蕉扇”更好,請你根據這三回的情節(jié)說說哪個更好。
【答案】孫悟空三次得到扇子的情節(jié)中,第一次是鉆到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威脅對方強取的,第二次是變作牛魔王的樣子從鐵扇公主處騙到的,第三次則是在諸多神佛的幫助下徹底擊敗牛魔王后鐵扇公主主動奉上的,三次都是依靠智慧和力量奪取,與“借”無關。
【解析】考查對名著情節(jié)的識記和理解。解答時,結合對情節(jié)的識記和理解,圍繞“借”“調”的不同含義進行分析即可。結合情節(jié)內容可知,孫悟空一共三次得到了扇子。第一次孫悟空變成小蟲子鉆進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得到一把假扇;第二次孫悟空變成牛魔王騙走真扇,牛魔王變成豬八戒騙回真扇;第三次在托塔天王的幫助下打敗牛魔王才得到芭蕉扇。由此可知,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并沒有真心想“借”給孫悟空扇子,是迫不得已才獻出了扇子。所以用“三調芭蕉扇”更合適。
26.小昊對精讀和跳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有一些疑惑,請你幫他解答。
(1)文中劃線句子①②是外貌描寫和打斗場面描寫,應該精讀還是跳讀呢?
(2)“一調芭蕉扇”中孫悟空鉆鐵扇公主肚子的情節(jié)和黑熊精、黃眉僧故事高度相似,這類情節(jié)到底應該精讀還是跳讀呢?
【答案】(1)劃線句子①是牛魔王外貌描寫,能突出他威武霸氣的形象,為下文和孫悟空對話氣場孰強孰弱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應該精讀。劃線句子②是打斗場面描寫,最終結果是平手,并沒有太多的精彩之處,應該略讀。(2)情節(jié)雷同和相似既可以精讀,也可以跳讀,具體看學生分析是否能讀出該情節(jié)的獨特之處,例如鉆鐵扇公主肚子是孫悟空獨自的計謀,而黑熊精是在觀音的輔助下,可以突出孫悟空單打獨斗的能力。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查對讀書方法的理解。讀一本書,根據興趣或讀書的目的不同,可以分別采取精讀或跳讀的方法。精讀指向細膩的感受、透徹的理解和廣泛的聯想;跳讀則是主動地舍棄、有意義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這兩種方法在同一閱讀過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解答時,根據對精讀和跳讀的理解,結合題干給出的內容進行分析即可。(1)通過①句中“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艷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吼聲響震山神怕,行動威風惡鬼慌。四海有名稱混世,西方大力號魔王”的內容可知,此句是外貌描寫,突出他威風凜凜,十分霸氣的形象,同時為下文和孫悟空對話的強硬態(tài)度以及“這大圣與那牛王斗經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內容做了鋪墊,應該精讀。(2)通過②句中“兩個這場好斗:金箍棒,混鐵棍,變臉不以朋友論。那個說:'正怪你這猢猻害子情!’這個說:'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個說:'你無知怎敢上我門?’這個說:'我有因特地來相問。’一個要求扇子保唐僧,一個不借芭蕉忒鄙吝。語去言來失舊情,舉家無義皆生忿。牛王棍起賽蛟龍,大圣棒迎神鬼遁。初時爭斗在山前,后來齊駕祥云進。半空之內顯神通,五彩光中施妙運。兩條棍響振天關,不見輸贏皆傍寸。這大圣與那牛王斗經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內容可知,這是單純的打斗場面,而書中一些渲染夸張打斗場面或環(huán)境氣氛的詩詞,與情節(jié)“游離”,可以略而不讀。再有,書中少數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節(jié)簡單,也可以跳過。
27.小蘭認為牛魔王號稱“平天大圣”,他的綜合實力和“齊天大圣”孫悟空難分伯仲,請你根據選文幫助她鑒賞這一人物形象。
【答案】牛魔王在玉面狐貍受辱后不僅能好言安慰,還能理智地分辨對方絕不是鐵扇公主派來的,處事冷靜心思縝密;外形霸氣十足,武藝高強,并能與孫悟空斗百十回合,不分勝負;在孫悟空屢次狡辯后,牛魔王明知真相,卻仍然愿意憑故舊之情,饒他去罷,說明他胸懷寬廣,還是重幾分情義的;和孫悟空打架打到一半竟然去赴宴吃飯,說明他更注重經營而非武斗,善于交際,人脈廣大。
【解析】考查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時,全面把握選文內容,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概括。通過“牛王聞言,卻與他整容陪禮,溫存良久,女子方才息氣。魔王卻發(fā)狠道:'美人在上,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卻是家門嚴謹,焉得有雷公嘴的男子央來,這想是那里來的怪妖,或者假綽名聲,至此訪我,等我出去看看。’”的內容可知,牛魔王處事冷靜,在玉面狐貍受辱后沒有氣急敗壞,還能好言安慰,同時理智地分析出對方不是鐵扇公主派來的人,表現出他心思縝密;通過“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艷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吼聲響震山神怕,行動威風惡鬼慌。四海有名稱混世,西方大力號魔王”的內容可知,牛魔王外形十分霸氣,威風凜凜;通過“這大圣與那牛王斗經百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內容可知,牛魔王與孫悟空打斗多時,不分勝負,說明他的武藝也十分高強;通過“牛王喝道:我聞你保護唐僧西天見佛求經,怎么在號山枯松澗火云洞把我小兒牛圣嬰害了?大圣作禮道:'長兄勿得誤怪小弟。當時令郎捉住吾師,要食其肉,幸觀音菩薩欲救我?guī)煟瑒袼麣w正。現今做了善財童子,比兄長還高,享極樂之門堂,受逍遙之永壽,返怪我耶?’牛王罵道:'這個乖嘴的猢猻!害子之情,被你說過。你才欺我愛妾,打上我門何也?’大圣笑道:'是小弟一時粗鹵,驚了嫂嫂。望長兄寬恕寬恕!”牛王道:“既如此說,我看故舊之情,饒你去罷’”的內容可知,牛魔王明知紅孩兒之事的真相,卻依舊愿意憑與孫悟空之前的交情,相信孫悟空的狡辯之詞饒了他,說明他重情重義、心胸寬廣;通過“正在難解難分之際,只聽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爺爺,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賜早臨,好安座也。’牛王聞說,使混鐵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猻,你且住了,等我去一個朋友家赴會來者!’”的內容可知,打斗正酣之時,牛魔王竟然停止打斗去赴宴,說明牛魔王交友廣泛,善于經營人際關系,擁有廣大人脈。
28.對“三調芭蕉扇”相關情節(ji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悟空憑借靈吉菩薩的定風丹抵御住了芭蕉扇的法力,說明法寶是有克制關系的。
B.后文萬圣龍王伙同九頭蟲竊取了祭賽國國寶舍利子,說明牛魔王黑白兩道都有交往。
C.牛魔王變成八戒的樣子騙走真扇子,是激起平時懶惰的豬八戒奮力戰(zhàn)斗的主要原因。
D.牛魔王遭遇諸多神佛的圍剿,證明玉帝是容不得實力強大的妖魔在人間自在逍遙的。
【答案】D
【解析】考查對名著內容的理解和辨析。D.“證明玉帝是容不得實力強大的妖魔在人間自在逍遙的”表述錯誤,根據名著相關內容和情節(jié)可知,因為牛魔王不借芭蕉扇給悟空,沒有芭蕉扇,悟空沒法滅了火焰山的火,唐僧就過不了火焰山,取不了真經,這直接影響到如來佛法東傳的大業(yè),所以如來不但派四大金剛下界助陣,還奏聞玉帝讓其下旨派兵圍剿牛魔王;故選D。
(四)閱讀《西游記》選段,完成題目。
【甲】
那大圣趁著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竿。真君趕到崖下,不見打倒的鴇鳥,只有一間小廟,急睜鳳眼,仔細看之,見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這猢猻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見廟宇,更不曾見一個旗竿豎在后面的。斷是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進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進去?等我掣拳先搗窗欞,后踢門扇!”大圣聽得,心驚道:“好狠,好狠!門扇是我牙齒,窗欞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搗了眼,卻怎么是好?”撲的一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
【乙】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著話,淚如雨落。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里忍得住暴躁,發(fā)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么!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尋他?只怕他暗地里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jié)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丙】
正行處,只見那山坡前,走出一個道人,手拿著一個玻璃盤兒,盤內安著兩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個滿懷,掣出棒,就照頭一下,打得腦里漿流出,腔中血迸攛。菩薩大驚道:“你這個猴子,還是這等放潑!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與你相識,又無甚冤仇,你怎么就將他打死?”行者道:“菩薩,你認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個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講。后日是黑精的生日,請他們來慶佛衣會。今日他先來拜壽,明日來慶佛衣會,所以我認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壽。”菩薩說:“既是這等說來,也罷。”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來看,卻是一只蒼狼。旁邊那個盤兒底下卻有字,刻道:“凌虛子制”。
29.結合原著內容,概述與甲段內容相關聯的前后事件。
【答案】前:孫悟空偷吃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離天宮。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被大圣打敗,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zhàn)。后: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悟空被擒上天,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甚至置丹爐鍛煉四十九日,依然沒事。
【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名著情節(jié)的能力。所選語段為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前:孫悟空被封為齊天大圣,掌管蟠桃園。王母娘娘要舉辦蟠桃盛會,悟空得知沒有邀請自己,變做赤腳天仙來到蟠桃會,將仙酒仙肴吃得杯盤狼藉。醉酒后又來到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偷吃了仙丹。悟空酒醒后,感到闖下大禍,趕忙逃回花果山躲避。玉帝十分震怒,派遣托塔李天王點齊十萬天兵天將去捉拿悟空,悟空將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神征剿悟空,二郎神本領十分高強,與悟空大戰(zhàn)三百回合未分勝負。后:二人比試變化的本領,悟空多次變化,都被二郎神識破。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備,用金剛琢將悟空打暈,梅山六兄弟一擁而上,將悟空擒獲。悟空被擒上天,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甚至置丹爐鍛煉四十九日,依然沒事,大鬧天宮。
30.乙段中唐僧為何“淚如雨落”?這一段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寫出了唐僧怎樣的形象特點?
【答案】白馬被小白龍吃掉,他失去了腳力,擔心取經之路難行。語言、動作描寫,寫出了唐僧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內容并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結合具體的內容進行理解分析。從“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可知,白馬被小白龍吃掉,唐僧失去了腳力,擔心取經路途遙遠,寸步難行,不免傷心落淚。“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徒弟啊,你那里去尋他?只怕他暗地里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jié)人馬兩亡,怎生是好”可知,這是對唐僧的語言描寫, “扯住道”是對唐僧的動作描寫,白馬被小白龍吞下,唐僧就痛哭流涕,不知所措,表現了唐僧膽小如鼠,懦弱無能的特點。
31.丙段中袈裟是如何丟失的?行者和菩薩采用怎樣的辦法制服了妖怪,奪回了袈裟
【答案】師徒二人來到觀音院,悟空向金池長老炫耀袈裟,金池長老為占據袈裟,命眾僧縱火,想要燒死唐僧師徒。黑風山的熊怪趁火打劫而去。觀音變?yōu)榈朗浚瑒裥芄址挛蚩兆兊南傻ぁN蚩赵诙莾仁剐芄滞床豢扇蹋芄种缓媒换佤卖酿б婪痖T。
【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名著情節(jié)的能力。唐僧師徒二人來到觀音院,金池長老盛情接待,悟空向長老炫耀袈裟,長老頓起貪心,將袈裟借回房中觀賞,金池長老為占據袈裟,命眾僧縱火,想要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到南天門向廣目天王借避火罩,保住師父,又吹起神風,將觀音院燒成一片瓦。長老羞愧惶恐,跌入火中,自焚而死。黑風山的熊怪趁火打劫而去,并想開“佛衣會”炫耀寶物。悟空請來觀音,觀音變?yōu)榈朗浚瑒裥芄址挛蚩兆兊南傻ぁN蚩赵诙莾仁剐芄滞床豢扇蹋芄种缓媒换佤卖酿б婪痖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