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門的表面是頭皮,其下面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將手指輕放入在囟門上,可以感覺到跳動,這是寶寶的腦脊液壓力隨著心臟跳動、血壓的變化,與脈搏一致所表現出的搏動。正常嬰兒坐位時,囟門略微凹陷。沿顱縫向后還有一個后囟,正常發育的小兒出生時,后囟基本閉合,即使未閉,生后3個月也會自動閉合。
寶寶的前囟門正常是平的,如果突然間鼓起來,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用手摸上去,囟門還有緊繃繃的感覺,同時寶寶還伴有發燒、嘔吐,甚至抽搐的情況,表明寶寶的顱內壓力增高了。顱內壓力增高不能等閑視之,可能是由于顱內感染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引起的癥狀,您就需要盡快去就醫,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1.如果發現寶寶的前囟門逐漸變得飽滿,就要警惕有可能是顱內長了腫瘤,或是硬膜下有積液、積膿、積血等,一定要到權威醫院去確診,及時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
2.如果寶寶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或四環素等藥物,也可以使寶寶的前囟門飽滿。但是在停用維生素A及四環素后,前囟門會逐漸變得平坦。您一定要細心觀察,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就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觀察。
3.如果給寶寶使用腎上腺素,在突然停用后,也可以使寶寶的前囟門出現飽滿。但這種情況一定要在醫生的判斷下,指導觀察。
1.如果寶寶的囟門在短時間內凹陷下去,最常見的原因是寶寶的身體內缺水,如腹瀉后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前囟門由此凹陷下去。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盡快請兒科專業醫生為寶寶補充液體,以防脫水。
2.如果是醫療行為,為了給寶寶降低顱內壓,使用了大劑量的脫水劑,從而使前囟門因脫水而凹陷,應該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及時給寶寶的身體補充水分,以防脫水過度造成體內代謝紊亂。
3.由于喂養不當或疾病的影響導致寶寶營養不良、消瘦,寶寶的的前囟門也經常會表現出凹陷的現象。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膳食,及時治療疾病,寶寶的營養跟上了,此現象就會消失。
囟門早閉
1.如果寶寶出現囟門早閉時,必須注意測量寶寶的頭圍大小。如果頭圍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會有腦部的發育不良,遇到此類情況不要有僥幸心理,這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盡快診斷清楚,以利寶寶的生長發育。
2.有些身體正常的寶寶,在5~6個月時,前囟門也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有要關閉的可能,其實并未骨化,一定要請專科醫生進行鑒別、指導。
1.寶寶的囟門遲閉,主要是指寶寶已經過了18個月,但前囟門還未關閉,臨床上多見于佝僂病、呆小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讓寶寶盡快接近正常水平,以利健康成長。
2. 有的寶寶囟門遲閉,有可能是腦積水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顱內壓增高引起的表現,一定要到權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
2.寶寶的囟門過大,超過了寶寶月齡的標準,很有可能是寶寶存在著先天性腦積水,也可能患有先天性佝僂病,要及時到權威的醫院確診,治療。
3.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的寶寶在出生時,由于經過產道時頭顱受到擠壓,所以在剛出生時囟門并不大,但在出生后的幾天內,前囟門就會逐漸大了起來,這時要到專科醫院確診,盡早治療。
4.如果寶寶在出生后,不但前囟門大,而且后囟門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也較寬,可能將前后兩個囟門連通時,您就要警惕寶寶是否有先天性佝僂病,要盡早確診及時治療,讓寶寶健康成長。
1.如果發現囟門過小,主要是指囟門僅有手指尖大,這樣的寶寶很可能存在著頭小畸形,在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
2.如果寶寶的囟門過小,可能是顱骨早閉造成的,特別是矢狀縫早閉,會使寶寶的頭顱變長、變窄,形成被稱為舟狀畸形的頭顱,即枕部突出、前額寬,前囟小或摸不到。要進一步確診,以求能有治療的可能。
小小的囟門,學問多多!一定要重視定期測量頭圍,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觀察寶寶在滿月前頭圍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如有異常應當每個月或每兩個月檢查頭圍的增長速度,并與正常的寶寶做比較,觀察是否有明顯的落后。如果寶寶頭圍的發育正常,并在隨后的3~4個月后還能繼續保持,即使囟門偏小一些,也不會影響大腦的發育。[1]
寶寶一般有兩個顱囟,即前囟和后囟。一般說判斷生長發育的是指前囟。
中醫把囟門突起稱為囟填,囟門凹陷稱為囟陷,囟門遲閉稱為解顱。囟門晚閉多見于佝僂病、腦積水、呆小癥及生長過速的嬰兒。嬰幼兒頭頂的囟門一般在12-18個月閉合,囟門的閉合是反映大腦發育情況的窗口,如果在6個月之前閉合,說明孩子可能小頭畸形或腦發育不全,在18個月后仍未閉合就屬于太晚了,這樣的孩子可能有腦積水、佝僂病和呆小病;囟門的隆起表示顱內壓增高,這種孩子可能得了腦膜炎、腦炎和維生素A中毒;囟門凹陷的孩子則有可能是因為脫水和營養不良。
如果囟門關閉的較早,但只要頭圍還在長,也不必著急。發現囟門關閉異常,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是胎兒出生時頭顱骨發育尚未完成而遺留的間隙。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三個月內閉合,前囟大約在出生后1~1·5歲時閉合。由于囟門處沒有堅硬的顱骨覆蓋,應注意保護,以防大腦遭受損傷。給嬰兒洗頭時。囟門處可以洗,但動作要輕柔,不能用手指抓撓。洗頭水不能過熱,要用溫水。有的嬰兒前囟頭皮有一些黃褐色油膩性鱗屑,是嬰兒脂溢性皮炎,可用消毒棉花沾點石蠟油或煉過晾涼的植物油涂在鱗屑上,待其軟化后再用消毒棉花輕輕拭去,千萬不能強行揭下。這種病可以自愈,只要不感染可不必涂什么藥。洗頭時,因嬰兒的皮膚嬌嫩,宜用刺激性小的中性肥皂。
可以在洗澡的時候,清洗一下新生兒的囟門。可用寶寶專用的洗發液來清洗寶寶的囟門,但最好不要用強堿肥皂來給寶寶清洗,不然很容易刺激頭皮從而誘發濕疹或加重濕疹。在清洗的時候,手指可以平置在囟門處,然后輕輕地揉洗一下,一定要注意不能強力按壓或者是強力搔抓,以免傷害到寶寶。
在給寶寶清洗囟門的時候,若是發現污垢不易洗掉的話,不必著急可以先用麻油或者是精制油蒸熟后潤濕浸透2~3小時,當污垢都變軟之后再用無菌棉球擦掉就好了,在用無菌棉球擦的時候,最好是按照頭發的生長方向擦拭,擦完之后再清洗干凈,撲上嬰兒粉就大功告成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