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過年了,很多人會利用過年的假期開個同學會,久違的同學聚在一起,敘敘舊,既可擴大交際圈,增加合作和交友的機會,也可以讓我們找回當年的青澀和幼稚,感受現在的成功和成熟。這既是對過去的一種懷念,也是對友情的一種尊重……“同學會”這個詞因為包含了太多學生時代的回憶而被公認為是現代人聯絡感情的一條重要渠道。可是,也有人說,現在的同學會變味了,走樣了,男的攀比工作和薪水,女的就攀比外形和老公……那么,你是怎樣看待同學會的呢?如何才能讓同學聚會不變味?
心態平和了,感覺就好了
曾經的同窗同友,是純潔友誼的代名詞,大家在畢業分別時憧憬十年后、二十年后再相聚。為了尋找那一份美好的懷念,總希望能有機會再聚一聚。但是再美好的事情,一旦與金錢掛鉤,就會變味,同學會也不例外。我以為,我們只要平和心態,淡泊功利,感情才會純潔起來,感覺也會好起來。
首先,同學聚會,這與談生意有著天壤之別。不要與金錢、成功與失敗掛上鉤,更不要去攀比,不要把金錢和成功當做炫耀的資本,也不要有意用自己的失敗去博得同情。
同學會期間,大家可以重點介紹一下畢業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等情況。十個指頭有長短,當初一起學習的同學,十年二十年后,已經是情況迥異,好一點的,當官發財,差一點的還是普通職員。但是,地位與經濟狀況的差異,不要在同學會讓大家尷尬。
在同學會上,最不可缺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不要把每一次聚會都視為自己拓展業務或積累人脈的機會。如果帶著這樣的功利性,聚會時,難免厚此薄彼,對自己今后用到的人,竭力巴結;對自己今后用不到的人,則不冷不熱。
如果大家都能摒棄功利心,不卑不亢,同學之間的聚會,感覺會是美好的。 (小亞)
聚會歸結點應為真和情
人們常說相見是緣,作為同學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好幾年,你說這緣分有多大?重聚首,再牽手,拋開一切世俗觀念,忘掉一切身份和地位,去找回同窗的感覺,找回同學的那份純真,去找回從前的影子,同學聚會的歸結點都應只為一個“真”字,一個“情”字,讓同學會回歸真誠,我認為這才是同學會真正的意義所在。
同學們在分別后,各自都走過幾多酸甜苦辣的歷程,在經歷無數次艱難的奮斗和挫折以后,豐富社會閱歷,歷煉人生,在社會的大家庭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論這個位置是什么。同學會就是為同學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共同追憶過去,暢想未來。通過交流,使大家進一步加強聯系、溝通感情,以達到增進友誼、共同進步、攜手未來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參加同學會的同學要有平和的心態,平和看待同學之間存在的差距。對于參加同學聚會,對現狀不滿的人要克服自卑心態,平和看待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差距。而對那些事業有成的人來說,真正的同學聚會,主要的目的應該在于懷念讀書歲月,敘敘同窗之情,重在找回當初的那份純樸、友情和真誠。 (阿斗)
保持同學會的“單純”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東西越來越物質化,原本單純的同學會慢慢地變了味,演變成了“炫富會”。許多人因此而不愿參加同學會,那么如何讓同學會不變味,保持原有的“單純”呢?說說我的看法。
一是關于吃住。很多同學會聚餐和住所選得都較為高檔,同學聚會可以稍微平常一點,錢的支配最好選擇平均主義,這樣看不出同學間差距。同學會目的就是在于老同學見見面,聯絡一下情感,所以吃住不要太注重。
二是活動的安排。同學會是否成功和活動的安排有著密切的聯系,茶話會的方式值得一試,安排一些追憶的活動。召開前收集一些舊時的照片,回憶照片的故事,照片所傳達的同學情誼會拉近時間拉近距離。在這樣的情景下,大家的心情會平和坦蕩。
三是關心健康和幸福度。同學會上,可以聊一聊有關健康養生和幸福度等關心同學方面的問題。若涉及物質這一話題,每個人的心態要平和,不要去去。其實那些發展好的同學應該要含蓄一些,而發展得不是很好的同學也不要因此而自卑。同學會目的在于增進感情,回憶舊日時光,變成攀比就變味了。
讓同學會保持原有的“單純”,還它該有的面貌吧! (呂聰聰)
別將同學會演變成名利場
數不勝數的同學聚會,反映了現代人對純真情感的追求和堅持。同學之間最純真的友情,可以讓我們暫時忘記現實生活的爾虞我詐。
回想當初大家剛畢業,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發力,但隨著時間流逝,境況卻大為不同。如果將純粹的同學會演變成為一個名利場,一個展示個人成功與財富價值的顯擺之地,甚至把自己和另一半的升遷、獎金的多少、小車的檔次以及子女的學習成績都拿到同學聚會上來炫耀的話,這樣的聚會我認為還不如不要。這不是說不談金錢、成功與失敗,而是不要去攀比,不要把金錢和成功當做炫耀的資本,也不要有意用自己的失敗去博得同情。
讓同學聚會回歸真誠。真正的同學聚會,主要目的應該在于懷念讀書歲月,敘敘同窗之情,重在找回當初那份純樸、友情和真誠。為此,不訪以平和心態參加同學會,重回母校走走,談談畢業后經歷,或者為母校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等……這樣的話,以后回憶起來的時候不至于后悔參加一次乏味的同學會。 (旭霞)
玩樂有度方顯聚會內涵
參加了無數次的同學會,我得到的確實蠻多,不和諧的變味情況當然也有存在。回顧聚會,感慨良多。
感慨一:歲月不饒人。當年的青春年少,都變成了如今的中年不惑。讀書時的成績都或優或劣,但于現在的社會地位并不能成正比。當年成績優的,至今依然是躊躇滿志;當年成績不好的,也不乏是事業成功者。應該說,每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小日子過得平淡而實在。
感慨二:嬉笑打罵、無所顧忌。盡管有好多男同學說:我們的“肥水”都流入了外人田,真后悔當初沒下手。但社會上的“沒事就開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的變味聚會在我們同學中尚沒特例發生。當年暗戀或明戀過的同學相聚,同學會時可以再敘敘舊,抒發一下離別后的感情,無拘無束,倒也顯得輕松自在。
感慨三:玩樂有度,方顯聚會真正內涵。同學會時,大家開開心心,或引吭高歌、或舉杯豪飲、或撲克麻將怡情,全因為同學之間的純潔情誼使然。不論是哪一樣,我們都要把好度,各位都不能因為自己的逞能和顯擺,讓同學們為之刮目相看。既使是混得不怎么樣的同學,也沒必要太自卑,依然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繼續努力。
總而言之,把同學會當成是人生中聚會的一個小平臺,不惡意排斥,也不刻意去索取,更沒必要去攀比。我們現代人需要的是心與心的交流,需要的是人與人的真誠溝通。不變味的同學會,才是我們真正的同學會!
(責任編輯:孫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