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聽播放的新聞報道中,一孩子因沉溺網絡而走向歧途,母親發出無奈的嘆息“都是網絡害的!”。筆者無意傷害她的慈母心,也無意為臭名昭著的黑網吧涂脂抹粉。但是,“都是網絡害的”卻讓人不能茍同。
眾所周知,網絡技術的發明與發展,對世界、對人類、對中國的發展無不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政治、對經濟、對社會、對生活無不帶來巨大的影響。據報道中國網民已經達到3.16億,坊間也有“不懂電腦網絡是現代文盲”的說法。電腦網絡是非常好的工具,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通訊帶來了許多便捷,是現代人類社會須臾不可或缺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由于我國電腦網絡的普及率相對比較低,尤其是小城鎮、農村、偏遠地區,許多中老年朋友對電腦網絡接觸與知之甚少。筆者就曾遇到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問我:“你說說電腦網絡到底是咋會事,到底是不是害人的東西?”我只好簡單的比喻,“電腦網絡是個非常好的工具。就像菜刀,既可以切菜,給你提供方便,也可以用來殺人……”,老先生似乎明白了一些。也有不少中青年朋友,因為顧慮電腦網絡對自己孩子的負面影響而遲遲不敢買電腦上網。
這就又回到了是不是“都是網絡害的”問題上了。很多家長以為網絡害了孩子,但是專家們研究的結論卻恰恰相反。專家們認為:中國的青少年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上網成癮,這就有個體的問題和環境的問題。家庭問題是上網成癮的主導因素。針對青少年網癮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網癮學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嚴重問題,在家庭中與父母缺乏溝通,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十分粗暴,動輒打罵,嚴禁干這干那;還有的學生則在學校里被老師“邊緣”化,以“差生”視之,使他們在現實中體會不到尊嚴,只有去網絡發泄郁悶情緒,向網絡尋求安慰,獲得平等甚至英雄般的感覺。網癮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孩子們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電腦網絡本身是沒有錯的,它不關網癮的事。網癮問題在中國是一個畸形的問題,它是中國很多問題的一個綜合反映……。不要一提網絡就覺得怎么樣,我們身處這樣一個時代,要是不讓青少年上網,讓小孩不接觸網絡,不接觸網絡游戲也不現實。那是會出問題的。放開了讓大家去上,然后我們制定規則,加以引導。關鍵還在教育。我們的教育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改變,否則青少年是受不了的,我們的民族是要為此付出代價的。
以上,專家們分析的已經再明白不過了,絕不是“都是網絡害的”,上網不等于上癮,上網也不一定就必然學壞。一位哲人講過:“孩子都是一樣的聰明、一樣的可愛、一樣的充滿愛心和幻想。不一樣的是家長,何時家長們才能變得聰明起來?”就很有見地。關鍵是我們自身怎么樣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榜樣影響,怎么樣對孩子給予正確的引導。再者,現在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也不全是網絡惹的禍,許多沒有條件上網的孩子照樣也有犯罪的就是明證。
當然網絡也與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樣,我們不否認網絡中有虛假、欺騙、“黃、賭、毒”、無聊之輩、黑網吧等等,但是你能夠否認網絡給人們帶來的極大好處嗎?無論在國家層面的政策宣傳、教育、和反腐方面,還是在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方面,在各種各樣的資訊查詢方面,在海量信息及時獲取方面,在網民參政議政等方面,在網絡時代之前那個時代能夠如此?
所以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健全法制,完善制度,以興利除弊;如何加快推動網絡的普及與發展;作為個人,如何及早掌握電腦網絡知識,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而不是認為“都是網絡害的”,反而去因噎廢食。
—— 若 水 2009.12.1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