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先天為體,指的是不變的「道」理,即「自然之道」。
古人觀察自然現(xiàn)象,抬頭為天,低頭為地,故乾(天)、坤(地)上下定位;
南北兩處水(冷)、火(熱)相對,故離(火)坎(水)左右對應(yīng)。
老子道德經(jīng):『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和」字即指平衡,「沖」字即指對沖。因此,由互相對沖的交流作用,而產(chǎn)生平衡。
故先天八卦:『乾坤奠立,山澤通氣,雷風(fēng)相薄,水火不相射。』
指明相對的兩方,互相對沖,卻又各踞一方,獨立自主,不相混淆,維持整體的平衡。
後天為用,指的是內(nèi)含時間、消長、循環(huán)等規(guī)則化之現(xiàn)象,即套用「五行」於其內(nèi)。
炎上、潤下,故離(火)坎(水)上下定位;
震(雷)、巽(風(fēng))動之屬木,兌之光(澤)、乾之極陽(天)屬金;
又離為最熱(陽)點,坎為最冰(陰)點, 故由左起為陽儀,至右為陰儀,即艮(陽土)位陽儀,而坤(陰土)位陰儀。
「五行」是用金、木、水、火、土的演化經(jīng)過,講到「時間」關(guān)係。以四季時序,
則後天八卦:『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故震為萬物之始,為正春,位正東。離為正夏,位正南。兌為正秋,位正西。坎為正冬,為正北;
而巽(風(fēng))、乾(天)、艮(陽土)、坤(陰土)各依五行位四維方。
2的0次方 = 1 ─ 太極(範圍)
2的1次方 = 2 ─ 兩儀(相對)
2的2次方 = 4 ─ 四象(方位)
2的2次方之前,為X、Y兩軸,平面,為形而上
形而上學(xué):指的是學(xué)說、理論、思想、心靈層面...的學(xué)問
2的3次方 = 8 ─ 八卦(實象)
2的6次方 = 64 ─ 六十四卦(行為)
2的3次方之後,為X、Y、Z三軸,立體,為形而下
形而下學(xué):指的是已存在、具體的、具行為模式的...的學(xué)問
古人相當聰明,利用五行體現(xiàn)大有宇宙全部的四項元素:
五行定位 - 空間(元)、
相生循環(huán) - 時間(亨)、
西金東木 - 物質(zhì)(利)、
北水南火 - 能量(貞)。
買「東西」,西金東木表「物質(zhì)」,有形,故買有形「物質(zhì)」;
而北水南火表「能量」,無形,故不買無形「能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