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升糖指數(shù)”?
食物“升糖指數(shù)”,又稱血糖生成指數(shù),是1981年由美國人大衛(wèi)·簡金斯提出來的,他發(fā)現(xiàn)雖然食物都能升高血糖,但是有些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很快,而另外一些食物可能含糖較高,但升高血糖的速度則比較緩慢,于是他提出“升糖指數(shù)”的概念。
“升糖指數(shù)”的高低代表什么?
“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后消化快、吸收好,能夠迅速轉(zhuǎn)化為葡萄糖而升高血糖,并劇烈地激發(fā)胰島素的分泌,容易產(chǎn)生血糖的劇烈波動。
“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進入腸道后停留的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較低,需要的胰島素也較少,血糖變化不劇烈。
哪種“升糖指數(shù)”的食物比較好?
一般而言,“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吃飽了的感覺),引發(fā)的胰島素水平較低,糖原、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反饋合成較少,能夠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時,這種食物還能幫助身體燃燒脂肪,減少脂肪的儲存。而“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則恰恰相反。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見下表:
表1 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
“升糖指數(shù)”高(>75)的食物 | “升糖指數(shù)”中(55~75)的食物 | “升糖指數(shù)”低(<> |
泰國香米 109 | 蜂蜜 74 | 燕麥片 55 |
麥芽糖 105 | 馬鈴薯泥 73 | 牛奶 55 |
大棗干 103 | 西瓜 72 | 獼猴桃 52 |
葡萄糖 100 | 糙米飯 70 | 香蕉 52 |
薯條 96 | 土豆(煮) 66 | 巧克力 50 |
面包(白面) 88 | 玉米面粥 68 | 山藥 51 |
饅頭 88 | 蔗糖 65 | 芋頭(蒸) 48 |
糯米飯 87 | 可口可樂 63 | 面包(全麥) 47 |
馬鈴薯(燒烤) 85 | 葡萄干 64 | 胡蘿卜(熟) 47 |
白糖 84 | 米粉 61 | 葡萄 43 |
大米飯 83 | 小米粥 61 | 黑米粥 42 |
面條 81 | 蕎麥面條 59 | 蘋果 36 |
披薩餅 80 | 菠蘿 59 | 梨 36 |
荔枝 79 | 木瓜 59 | 藕粉 33 |
方便面 77 | 桔子汁 57 | 豆腐(燉) 32 |
油條 75 | 綠豆 31 | |
南瓜 75 | 桃 28 | |
果糖 23 | ||
原味酸奶(無糖) 23 | ||
凍豆腐 22 | ||
腰果 22 | ||
胡蘿卜(生) 16 | ||
馬鈴薯粉條 14 | ||
花生 14 | ||
黃豆 14 | ||
菜花 <> | ||
西蘭花 <> | ||
茄子 <> | ||
青椒 <> | ||
西紅柿 <> | ||
菠菜 <> | ||
黃瓜 <> | ||
蘑菇 <> | ||
木耳 <> |
“升糖指數(shù)”與各種疾病的關(guān)系怎樣?
糖尿病:“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不利于2型糖尿病的預(yù)防和治療,比起“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它們更能快速升高餐后血糖,引起高的胰島素水平,還會引起胰島素抵抗。研究表明,日常飲食以“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為主的男性,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37%。所以,相比較而言,“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可能更好。
肥胖:“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能夠引起血糖和胰島素的劇烈波動,誘發(fā)饑餓感,促使人們再次進食或者吃一些零食,長期下去就會造成營養(yǎng)過量,從而發(fā)生肥胖。而“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則相反,不僅不會引發(fā)血糖劇烈波動,還容易造成飽腹感。研究表明,在早餐時讓肥胖男孩多吃“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可以減少他們午餐時的總能量攝入。所以,相比較而言,“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可能更好。
心血管疾病:除了對維持血糖的貢獻之外,多吃“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還可以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并且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有積極作用。研究表明,以“升糖指數(shù)”低的飲食為主的女性,具有較低的冠心病發(fā)病率。所以,相比較而言,“升糖指數(shù)”低的事物可能更好。
其他疾病:“升糖指數(shù)”高的飲食結(jié)構(gòu)與結(jié)腸癌、乳腺癌的發(fā)生也存在相關(guān)性,但是對于這種相關(guān)性目前存在一些爭議。除此之外,“升糖指數(shù)”高的飲食結(jié)構(gòu)可能還會增加膽結(jié)石發(fā)病和癲癇發(fā)作的概率。
日常生活中應(yīng)該怎么辦?
既然不同“升糖指數(shù)”的食物對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預(yù)防和治療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們就應(yīng)該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
了解自己的日常飲食結(jié)構(gòu)中哪些食物“升糖指數(shù)”高、哪些食物“升糖指數(shù)”低。不要過度、長期食用“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
如果自己本身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或是具有容易患上述疾病的多個風險因素,那就需要適度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食用更多“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
同一食物采用不同的烹飪方法做成的食品,“升糖指數(shù)”是不一樣的,要參考權(quán)威數(shù)據(jù)進行選擇。盡可能選擇油鹽少且“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日常生活中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平衡飲食,保證營養(yǎng),而不是偏食,以保證營養(yǎng)平衡的需要。
!!重要的注意事項!!
您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升糖指數(shù)”與多種疾病的預(yù)防和治療相關(guān),但它只是一個指標,只代表食物的一種特征。所以,您在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的時候,除了適度增加“升糖指數(shù)”低的食物之外,還要考慮食物種類、烹飪方法、營養(yǎng)均衡等多個方面,綜合決策。例如,雖然煎炸和烘烤不增加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選用。雖然死面餅的“升糖指數(shù)”低于發(fā)面餅,但是卻不好消化。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既要把血糖血脂控制在合適的水平上,又要保證人體營養(yǎng)平衡的需求。不可矯枉過正。
總而言之一句話:了解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高低,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搭配選用、平衡膳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必備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