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型試驗療法疑似治愈了一位44歲的英國HIV攜帶者。相關(guān)醫(yī)學家稱在該病患的血液中完全觀察不到HIV病毒了。新型療法是用給患者注入一種名為伏立諾他的藥物,加強免疫系統(tǒng)消滅艾滋病病毒的能力,再用藥刺激潛伏中的艾滋病病毒活化,由免疫細胞加以摧毀。最終實現(xiàn)能識別并消滅體內(nèi)所有感染HIV病毒。
具體來說在此次實驗中,一共分成兩階段的治療,第一階段是幫參與者施打疫苗,讓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能去偵測到那些被感染的細胞,再用名為 Vorinostat(組蛋白脫乙酰酵素抑制因子)的藥物來激發(fā)參與者體內(nèi)潛伏的 T 細胞。接下來,就只需等體內(nèi)健康的免疫細胞自動將所有 HIV 病毒殺死,以防未來又再度出現(xiàn)的可能性。
英國國家臨床研究基礎(chǔ)設(shè)施健康研究所負責人MarkSamuels,“我最后一次驗血是幾個星期前,并沒有檢測到HIV病毒。如果真的治愈了,那真是太好了。”
何為艾滋病攜帶者,根據(jù)百度百科的解釋是這樣的:
一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開始并不感覺自己有病,血清中也檢測不出抗體,這段時間稱為窗口期,一般為兩周至3個月,然后進入無癥狀期,此期由幾個月至十幾年不等,血清中開始檢測出抗HIV抗體。從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經(jīng)過窗口期和無癥狀期,到艾滋病綜合征出現(xiàn)前這段過程叫做艾滋病病毒感染(HIV感染),被感染的人稱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HIV攜帶者)或感染者。
報道稱,現(xiàn)在就說這種治療方法有效的話,還有些為時過早。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研究人員一直試圖找到能從患者體內(nèi)直接清除艾滋病毒的方法。這也是在治療艾滋病問題上的主要障礙。現(xiàn)在的重大突破確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目前全球有大約3880萬艾滋病患者,而在2000年這一指數(shù)為2800萬。與此同時,最近十年里每年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數(shù)從180萬降至120萬。
人類和艾滋病的抗爭可以說一直沒有停止過,20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在抗擊艾滋病的過程中起了重要角色,使HIV感染者免患艾滋病。今年5月份,美國科學家在尋找艾滋病藥物的途中又向前邁了一步。他們從活體動物的DNA中切除了HIV,這有助于該病毒的治療。也許不久的將來,人們不必依賴抗病毒藥物,未來的科學家可以從人體DNA中切除HIV-1基因段,人即可痊愈。
艾滋病現(xiàn)在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傳播,在有效的治理方式出來之前,大家還是多上心預防為主吧。
1)觸摸傳播:包括同及異之間的觸摸。、有著更大的感染危險。 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很多的病毒,在活動時,由于交部位的沖突,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細微破損,這時,病毒就會趁虛而入,進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所以肛門交的危險比陰道交的危險更大。
2)血液傳播:包括:①輸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靜脈藥癮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醫(yī)療器械或日子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能夠經(jīng)破損處感染,但罕見。④注射器和針頭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特別是孩童預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危險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術(shù)器械、針刺治療用針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理發(fā)、美容(如紋眉、穿耳)、紋身等的刀具、針具、浴室的修腳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臉刀、剃須刀、或共用牙刷;輸用未經(jīng)艾滋病病毒抗體查看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類似情況下的輸骨髓和移值;救護流血的傷員時,救護者本身破損的肌膚觸摸傷員的血液。
3)母嬰傳播:也稱圍產(chǎn)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在產(chǎn)前、臨產(chǎn)進程中及產(chǎn)后不久將HIV感染給了胎兒或。可通過胎盤,或臨產(chǎn)時通過產(chǎn)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