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上海的記憶,
應該是從弄堂開始的。
弄堂有許多講究,
斯文里、大慶里那樣的叫
石庫門,
九江里、八埭頭那樣的叫
廣式里弄,
靜安別墅、霞飛坊是
新式里弄。
可以說,弄堂,
就是上海的靈魂。
上海南京西路的靜安別墅,
已然是上海的一部分靈魂,
這里聚集著一百八十余幢三層樓、
底層帶小院的房子。
它曾是潮州會館基地,并有馬廄,
為英國人養馬場所,
1926-1932年張靜江家族在此投資建造新式里弄住宅群,
據說建造完工之初,
租金需要用金條來支付,
早期入住的居民也大多為
社會名流與高級白領,
蔡元培、于右任、孔樣熙等曾在此居住過。
踏入靜安別墅的一剎那,
會有一種時空穿梭的感覺,
陽光穿過高樓大廈的另一邊,
斜射在這個弄堂,
仿佛從現代都市中
穿越回了20世紀中期的老上海,
四處似乎都彌漫著濃厚的市井氣息。
靜安別墅古老而質樸的紅色磚墻
在這片繁華熙攘的都市府邸上
成了鬧中取靜的呼吸之地。
這里也居住著許多
與靜安別墅年齡相仿的老人,
他們說,
靜安別墅
是上海唯一一條最長最寬最直的弄堂,
沒有第二。
大約,
靜安別墅
也將成為他們唯一一條最長的回憶,
沒有第二。
也許在上海,
還有許多如弄堂一般的事物,
它們總是能喚醒上海人對于
舊事、舊物、舊時光的迷戀,
以及對于城市回憶的執著,
好讓我們每個人在埋頭趕路的時候,
永遠記住那些
始于此、終于此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