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小平
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別人就是別人,自己就是自己。乍一讀,這句話似乎在表達“自我中心”論,把別人與自己劃清界線,別人不是自己,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以自身利益為重。
但當我仔細研讀這句話后,覺得哲人要表達的并非這個意思,而是另有深意。
先看前半句“別人就是別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個性、情趣、愛好和追求,不能以自己的好惡來要求別人的好惡,甚至限制和改變別人的好惡,要懂得尊重別人、包容別人,尊重和包容別人與自己的不同,這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和而不同”。
再看后半句“自己就是自己”。每個“自己”也是獨特的,也是獨一無二的,每個“自己”都有自身的特長和優點,要自尊自愛,不必去羨慕別人,更不必盲目地去崇拜別人、模仿別人,否則,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畫虎不成反類犬,最終沒有學成別人,反倒丟失了自己。
“別人就是別人,自己就是自己”,就是在告訴我們,既要懂得尊重別人,又要懂得自重自愛。(摘自《演講與口才》(學生版)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