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模式倘若要讓大家說出幾個唐代大詩人的名字,想來各位一定是張嘴就來如數家珍。但是提到明代的詩人,不知大家首先會想到誰呢?是大詩人楊慎、高啟還是唐伯虎抑或是其他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叫袁凱的詩人,他憑借一首《白燕》贏得了“袁白燕”的千古詩名。
大圖模式一個詩人如果能夠憑借自己的作品贏得特定的詩名,那真的是無上的榮耀。比如宋代張先被稱為“張三影”,張炎被稱為“張孤雁”,這都是因為他們都將某一類事物寫到了難以超越的境界。究竟袁凱這首《白燕》寫得如何,不妨一起來欣賞。
大圖模式《 白 燕 》
明
·
袁 凱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
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
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
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里飛。
大圖模式這一首詩可謂是引用化用了前人的不少作品,首句借用了劉禹錫《烏衣巷》中的名句,第二句則是用了梁園的典故,第三句則是化用了宋代晏殊名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尾聯化用唐代王昌齡名句“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不由得要說一句,這算不算是抄襲啊。化用,化用,先就這么理解吧。
大圖模式這首詩最大特點就是它雖然寫的是燕子,但是卻在文中不提及燕子的神態動作等具體面貌,而是用相關的典故與名句來塑造一種整體上的感覺,估計作者支持印象派的創作手法。尤其是這第三句“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院落冷侵衣”,你要是不了解整個作品,你能想到它是為了描寫燕子而寫出來的?“柳絮池塘”、“梨花院落”,你可以想象一下白燕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純白無瑕韻味兒十足,潔白的燕子也許就在這樣的唯美意境中輕盈曼妙往來穿梭。
大圖模式燕子一般都是黑的,這白色的燕子還真是沒有看到過,有人說這白燕是一種白色的金絲雀,這就不清楚了,還是姑且將它理解為十分少見的白色燕子。雖然袁凱化用了他人的作品,但是能產生這樣經典的作品,也是難能可貴的了。化用也是很見功力的事情,一般人若是不自量力膽敢對前人名句下手,多半是自取其辱一敗涂地。畢竟一般人沒有袁凱《白燕》或者是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那樣的化用功底。
大圖模式有關明代詩人袁凱的作品和故事還有不少,這一篇先寫到這里,后續文章接著聊。明代的詩人們一般較少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他們其實也是寫下了許多精彩的作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品讀一番。
本次文章就寫至此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