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崔骃傳》里有這樣一句話:“骃聞,交淺而言深者,愚也。”
意思是說,當交情還不夠深的時候,就對別人袒露得過多,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確實如此。
我的朋友小季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情,他在一跟商業聚會上,認識了另一家公司的業務經理。
兩人相談特別開心,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
因為聊得比較投緣再加上酒精的作用,小季也就放松了警惕,跟對方探討起了公司的業務,并把自己公司打算做什么,都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這個業務經理呢,似乎對這個話題也特別感興趣,時不時還拋出一些自己的問題,讓小季感覺跟這人聊天真開心!
萬萬沒想到,小季把對方當了哥們,對方卻把他當對手。
回去后沒多久,老板就召開了緊急會議,說市場上出現了一家跟咱們公司家公司一模一樣的業務,而且運營模式也跟這邊是完全一樣。
小季一看公司法人,這不正是那個業務經理嗎?
原來,那天對方表現出那么大的興趣,并不是因為對方把自己當朋友,而是想從中套取商業信息。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
意思是說,不可以跟別人說的話,你卻跟他說了,這就是說錯了話。
確實如此,如果你們的關系還不夠深,你卻對對方掏心掏肺,那么搞還不好就要招惹事端,若上厄運。
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說:“遵循社交規則和慣例,就好比持有一封永久的推薦信”。
所以,無論是對同事也好,對親友也罷,都應該記住“交淺不言深,守口也守心”。
赫茲里特說:“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
確實如此。
卡耐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在某次晚宴上認識了一個著名的植物學家。
卡耐基對植物沒什么研究,自然也聊不出什么東西。
可那天聊天過后,植物學家卻向別人感慨道:“我跟卡耐基聊得十分帶勁,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在這場聊天過程中,卡耐基幾乎什么都沒說。他只是作為一名耐心的聽眾,不斷的鼓勵對方說話而已。
是的,他做的僅僅只是傾聽,就差點讓對方把卡耐基當成了難得一遇的好朋友。
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總是喜歡說說說,說個不停。
結果呢,原本別人還對他們有一絲好感,也被這煩躁的噪聲給趕跑了!
還有的人,雖然看起來在聽別人說話,可心思早就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
心理學家畢淑敏通過試驗發現,當一方想要開懷暢談,而另一方對此卻無動于衷,不用心傾聽時,那么即便關系再好,也打不開話匣子。
因為不懂得傾聽,所以,別人跟他們談話總是感覺不痛快,因此,也就沒人愿意跟他們做朋友了。
其實,如果你仔細審查人們的社交狀況也會發現,大部分人都特別愿意跟喜歡傾聽的人做朋友。
傾聽,不僅是在用行動給談話者肯定與支持,也是向對方傳達善意。
不知道從什么開始,有一句話流傳得特別廣——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很多無恥之徒,就以這句話為座右銘,占盡別人的便宜。
可惜他們不明白的是:占小便宜,其實是在透支彼此之間的關系。
再牢固的關系,也會因為一次又一次索取,變得分崩離析。
前一段時間,大學同學小朵給我發來信息,說想來我所在的城市玩一趟,去看看廣州小蠻腰,爬爬白云山。
我考慮了一下后,以自己最近工作忙的理由給拒絕了。
盡管,這段時間我正好在家休假,一點也不忙。
為什么我要拒絕呢?
因為小朵這人太愛占別人便宜了!
我們在一起住宿舍的時候,她從來不買生活用品,洗發水、沐浴露、洗衣粉、衛生紙,全是蹭室友的。
我們要是說他幾句,她還會理直氣壯的反駁:“不就是一點衛生紙嗎?至于那么小氣嗎?”
你幫她帶飯,她不僅沒句感謝,而且從不會主動給飯錢;
你放在柜子里的零食,她當成自己的一樣,說吃就吃;
那時候,我因為自己心太善,不忍心撕破臉面,可沒少吃她的虧。
而同樣室友,小敏跟大家的關系就特別的好。
她要來我們的城市,我們都是排隊到機場迎接;
她要擴展新業務,我們積極的出謀劃策、替她排憂解難;
她需要幫忙,我們幾乎都是奮力把臉往上湊。
為什么小敏這么受大家歡迎呢?
因為她對我們也太好了!
她出去旅游,會給群里的每一個朋友帶特產;我們需要幫助,她會立刻伸出援手;我們過生日,她會第一個送上祝福和禮物。
她把我們掛在心上,我們自然也會把她捧在手里。
很多人只知道金錢儲備,而高情商的人卻懂得做情感儲備。
他們平時對別人那么好,等他們需要幫助時,自然會有人伸出援手。
所以,他們的路才會越走越寬,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幫他們。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秋月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