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和晴雯,原本都在賈母身邊工作。
以賈母看人識人的眼光,這兩個丫頭能被賈母看中,肯定在各方面都比較出眾。
襲人原名“珍珠”,這是一個十分俗氣的名字。和賈母身邊的琥珀、鴛鴦一樣,名字中都透著喜慶和深厚的家常氣息。
大圖模式 晴雯容貌是眾丫頭中最出眾的,而且女紅尤其拔尖。賈母對每個人的優缺點心知肚明,每個人的前途安排也不一。
襲人照顧人妥帖,令人放心,服侍寶玉,一定會盡心盡力。而“學了些精致的淘氣”的寶玉,因她姓花,便聯想到“花氣襲人知晝暖”這句詩,為她改名為“襲人”。
晴雯的優點是俊俏伶俐,將來是要給寶玉當美妾的。
襲人到寶玉身邊后,暗中投靠了王夫人,主動向王夫人報告關于寶玉的衣食住行、思想動態以及寶玉身邊人的表現,王夫人對她大為欣賞,暗地里把她作為寶玉未來的姨娘來栽培。
而晴雯呢,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在她心里,老太太把她給了寶玉,將來兩個人一定會是在一處的。這一點,晴雯深信不疑。
大圖模式 襲人在自身條件并不突出的條件下,緊緊抓住時機。寶玉挨打,襲人趁機諫言。
襲人的這番話,說得有多么高明?一是瞅準時機,不早不晚;二是主動換位思考,想王夫人之所想,急王夫人之所急。
大圖模式 可以說,每一句都恰到好處,說到了王夫人的心坎上。
襲人高明的建議立刻得到了采納,同時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為了不驚動賈母,王夫人每月從自己的月錢中拿出二兩銀子補貼給襲人,讓她提前享受姨娘的待遇。
晴雯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恃比別人都生得好,寶玉也很欣賞她的率真性格,把自己活成了孤島。身邊的大丫環、小丫頭以及婆子們,沒有人同晴雯成為朋友。
大圖模式 在抄檢大觀園中,王夫人第一時間就把晴雯以莫須有的罪名趕了出去。
晴雯被王夫人攆走后,王夫人向賈母謊稱晴雯得了女兒癆,被她遣了出去。
此時的賈母,已是日落西山,對于晴雯究竟為什么被趕,她心知肚明,無奈利益高于一切,她不可能為了一個丫頭和身為貴妃的兒媳婦撕破臉皮。
大圖模式 賈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首先肯定晴雯,其實內心里根本不相信王夫人說的話,但事已至此,結局無法改變。
于是,老辣的賈母只好說,“誰知變了”,暗諷襲人背叛賈母,投靠王夫人的事情。
在這一瞬間,這個古稀之年的賈母,真的感到了無能為力,無力回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