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高考十二年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打好基礎,為高考做準備。現在網絡對語文高考炒作很多,如增加了語文的閱讀量,提高了語文考試分數。這些宣傳,為語文學習敲響了邊鼓。語文學習,是一個慢功夫,需要日積月累,特別是在讀書上要下真功夫,在小學就打下了良好的閱讀基礎,那么高考就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所以,老師也好,還是家長也好,都要樹立一種理念,就是抓住今天的閱讀,就是抓住了明天的高考,必須在閱讀上下功夫。
閱讀,不只是為語文高考做準備,對于其它學科來講,閱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語文是萬科之母,一切學科的學習都需要由語文來做基礎,作支撐。書寫、理解、闡述,哪一樣也離不開語文,語文學習好的人,其它學科也差不了,分析理解能力強,思維就靈活,就會有深度和廣度。
現在,很多家長已經開始重視孩子閱讀,每天都會讓孩子讀書半個小時。有些教師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把閱讀作為每天必留的作業。認識到位是好事,但是還要真抓實干,要有成效。有些學生的讀書還流于形式,讀得時間不夠,讀書的內容也不豐富。教師要對這樣的學生進行指導,要給學生們推薦書目,要把國家要求學生必讀的書目推薦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去買書,自覺地去讀書。教師認真檢查,要向學生、家長反復宣傳讀書對于高考,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要讓孩子們知道,讀書是語文學習非常重的補充,只有多讀書語文成績才能提高的快,才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閱讀很重要,語文教師要圍繞閱讀來改革語文課堂教學,要把課文讀通讀透,要讓學生大聲地把課文讀出來,要依托幾個閱讀載體,如是早上的晨誦,閱讀課,課間閱讀,課后閱讀,讓學生有時間去讀。要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喜歡讀書的孩子能夠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感覺讀書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可以讓學生作一下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要學會積累,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