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和文繡的離婚案曾經(jīng)轟動過整個中國, 作為皇妃,文繡為啥要提出離婚呢?很多人認為她是要追求自由,其實還有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就是她和溥儀生活了多年,自己還是一個處女。這樣的日子,文繡真的不想過了。
(文繡)
文繡乳名大秀,出生于1909年12月20日,文繡是滿州八旗中的鄂爾德特色蒙古族,在八旗中屬于上三旗的鑲黃旗。祖父名錫珍,父親名端恭,曾任內(nèi)務(wù)府主事。文繡為端恭的繼配漢族蔣氏的長女,其妹名文珊。
1916年9月初,蔣氏將8歲的文繡送入花市的私立敦本小學讀書。上學后的文繡改名叫傅玉芳。傅玉芳天資聰明,在學校里無論是國文、算術(shù)、自然,乃至圖畫和音樂等功課,都學得極好,深得老師的喜愛。
1921年春,居住在北京皇宮、保留清室帝號的大清國末代皇帝溥儀,已是16歲了。宮中的敬懿、榮惠、端康三位太妃與舊有的王公大臣,以及溥儀的親生父親載灃,決議要給遜清小皇帝溥儀選個皇后,舉辦大婚。1922年3月, 17歲的郭布羅·婉容得選為皇后,14歲的額爾德特·文繡得選為皇妃。
(溥儀)
結(jié)婚后,文繡經(jīng)歷了很多事,居住地點也從皇宮里搬了出來,到天津居住。溥儀和文繡在一起生活了9年,但是由于溥儀有生理缺陷,和文繡有夫妻之名,但是沒有夫妻之實。
文繡很苦悶,恰在這個時候, 文繡的遠房表姐夫毓璋的女兒玉芬來到文繡身邊。當玉芬得知文繡婚姻不幸、處境悲慘時,立刻坦誠地對文繡說:“現(xiàn)今是中華民國時代,法律上寫著男女平等,而溥儀早已被攆出皇宮,是平民一個,不是什么‘皇上’了,他也得守法,平等待人。你應該請個律師,寫狀子,控告他虐待妻子,同他離婚,另外索要撫養(yǎng)費。”就是玉芬這一席話,使文繡決意要同溥儀離婚,爭取人身自由權(quán)利。
后來,文繡逃出了靜園,文繡聘請了張紹曾、張士駿、李洪岳三位律師,向法院提出訴狀:“控告溥儀虐待文繡,使其不堪忍受。溥儀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決意離婚,索要個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贍養(yǎng)費50萬元。”
其實,這個起訴的理由也是很特別的,換句話說,結(jié)婚9年,沒有過過夫妻生活。
(溥儀)
那么,作為清朝的組后一代皇帝,溥儀為啥沒有生育能力呢? 溥儀曾經(jīng)向外界透露,十幾歲時太監(jiān)怕他跑出去,就把比“皇上”大不少的宮女推倒在他床上,有時兩三個宮女在床上教他干壞事。他第二天精疲力竭,見到太陽都是白的。太監(jiān)又找來壯陽藥讓他吃,但難敵如狼似虎的眾多宮女。漸漸地,他對這事沒有了興趣。但是,已經(jīng)沒有生育能力,卻娶了文繡,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1931年10月22日,溥儀與文繡雙雙同意,并簽訂了離婚協(xié)議書,共三條:一、離婚后,溥儀付給文繡生活費5.5萬元。二、允許文繡帶走穿用的衣服和日用品。三、文繡回北平母親家生活后,不得做出有損溥儀聲譽的事情。
1945年,中國抗戰(zhàn)勝利,國民黨統(tǒng)治北平。文繡經(jīng)過友人的介紹,在華北日報社當上了報紙校對員。因工作認真盡職,外加才學出眾,深得社長張明煒的器重。張社長非常同情文繡苦難的一生,出于關(guān)懷之情,親自出面將文繡介紹給劉振東做妻子。
1953年9月18日,文繡因突發(fā)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終年44歲,一生未育有子女。當時,只有劉振東守在身旁。事后,由劉振東所在清潔隊幫助釘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北京安定門外的公義墓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