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書網友的死命推薦下,才去讀了三毛的《哭泣的駱駝》,似乎有點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她,三毛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一個故事,一段傳奇。
撒哈拉的艱苦,撒哈拉的風情,撒哈拉的文化,眾人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所有的一切在三毛的眼中卻是迷人、浪漫、引人入勝的。
一個女人離鄉背井去到異域,用眼、用心感受著那篇陌生的土地,用筆記錄下它的面貌、它的風致、甚至它的蠻荒。對于三毛,我很佩服,她堅強、獨立、自由的人行走在這人間。
在我看來,三毛真的是個浪漫的女子,甚至浪漫得過份,但是似乎每次快要走到浪漫的懸崖邊上時,她總停下腳步,回過頭來,思考現實。
控制不住自己去思考那些浪漫得過份的文字背后的真實性。我希望美好的都是真的,好讓我對生活抱有些許幻想,會有那么一天,我們也會遇到這樣浪漫的事,這樣有趣的人。
也希望悲傷的都是徦的,那些凄美的情節,壯烈的人物都不是真的,這么浪漫的三毛,上天怎么可能讓她經歷這么多刺骨的事。
《搭車客》里有這樣一段話:
這條荒野里唯一的柏油路,照樣被我日復一日的來回駛著,它乍看上去,好似死寂一片,沒有生命,沒有哀樂。
其實它跟這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一條街,一條窄弄,一彎溪流一樣,載著它的過客和故事,來來往往的度著緩慢流動的年年月月。
三毛關于生命的思考,正如上面那段話,并不只有三毛的西屬撒哈拉有精彩的故事,世界上的其它角落也在靜默地進行著一個個或精彩或平淡的故事。
我們骨子里有很多的東西和她一樣,卻遠遠不及她,又總把自己映射成她活的樣子。我想這就是人們喜歡三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