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當代文學,可能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為當代沒有什么能夠拿得出手的作品;德的漢學家顧彬更是直言中國當代沒有文學,他說這話,其實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意思,要知道我們過去的唐詩宋詞擺在那里,所以顧彬才會這么一說。不過人家也是說的實話,當代文學還真不怎么樣,很多的作家,寫出來的東西,那也都是在模仿,這其中包括,我們比較熟悉的莫言和陳忠實,這兩位當代鼎鼎大名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那也是都是有著模仿的痕跡。
莫言和我陳忠實所模仿的作品,那就是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相信只要一提起這部作品,那么很多的人那都是看過,這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它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走向,使得當代很多的作家,那都是深受這部小說的影響,所寫出來的作品,那都是有著《百年孤獨》的影子。
那么《百年孤獨》是如何影響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走向?
它到底又有什么魅力呢?
《百年孤獨》是一部極其復雜的小說,而且這部小說在寫法上,那也是獨樹一幟,也正是它的這種獨特之處,使得中國當代很多的作家,那紛紛去模仿。這其中影響最深的還是莫言和陳忠實,這兩個人比較著名的作品《紅高粱》和《白鹿原》,那從一開篇就照搬了《百年孤獨》開頭,里面的有些情節,那也是從《百年孤獨》里面照搬到自己的作品中。
試問這樣的作品拿出去,人家當然會說當代中國沒有文學,原因是我們沒有創新精神,只是一味地去模仿,一看到別人寫得好,那么就把別人的東西,照搬到自己的作品中,這樣的作品,怎么能夠服眾呢?所以顧彬會說這話,那也是可以理解,畢竟當代居然連莫言和陳忠實,這些優秀的作家,那都是在照搬別人的東西,不愿意去創新,怎么可能把文學發展起來?
《百年孤獨》除了給中國的作家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文本外,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手法,那就是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最早是用來形容繪畫,后來才用在了文學上,那是因為馬爾克斯,當年寫出了這么一部偉大的作品后,人們不知道如何去定義這部小說,再說當時全世界也沒有這種題材的作品,于是人們就想到這一個名詞,于是就用魔幻現實 主義來定義。
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應當說是一種新鮮的小說創作手法,它完全不同于現實主義,盡管它的后面還有現實主義四個字,但是在表現上,卻是完全不一樣了,他里面的情節非常的荒誕,人們讀了之后,會覺得那就像是神話故事,可是再細細一讀,這種故事與傳統的神話小說又不一樣,它還有現實主義的成份,而且這種對于現實 的描寫,那比起傳統的現實主義來,更加的震撼人心,也更加的真實。
其實說到底,還是我們的作家,不愿意去創新,只喜歡去照搬別人的好東西,所以中國當代的文學,如果想要發展起來,那么創新是少了,只有這樣中國當代的文學,才能夠真正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