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父親說過的話,作為兒子只有照辦的份。如果父親是皇帝的話,那就更是金口玉言了,更是要嚴格遵從、不得違反。然而在我們國家歷史上,卻有這么一位皇帝,他就沒有執行父皇臨終對他的囑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個皇帝就是乾隆,他的父親當然就是雍正了。向來以暴政著稱的雍正,臨終告誡兒子的是,希望他能夠寬恕一個人:曾靜。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向來以仁慈寬厚著稱的乾隆,雖然當時答應了父皇,但他在登基后,轉身就把父親強調"千萬別殺"的那個人,給殺掉了。
乾隆為何要忤逆先皇呢?我們看看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就明白了。原來在雍正當皇帝的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曾靜,他在讀過呂留良的書后,就跑去找岳鐘琪,希望他能夠起來造反。在他看來,這位時任川陜總督的人,手里握著重兵,想要造反那絕對是有能力的。
他之所以要找這位總督合計此事,是因為他了解到,這個人是岳飛后人。為此他就想當然地認為,這個人肯定會對清朝有著刻骨的仇恨。其實他根本不知道,這個人的身份一點不假,但他對朝廷忠心耿耿,為此才會有現在這樣位高權重的身份。其實在這位總督大人看來,皇帝干得相當不錯,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去造反。
盡管這個讀書人說的頭頭是道,但他卻一點都沒有聽進去,反而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稟報給了皇帝。很快這個嚇得瑟瑟發抖的讀書人,就被押到了雍正皇帝面前,結果一審卻發現,他除了攛掇一番以外,也沒有干什么十惡不赦的壞事。再加上這個讀書人禱告求饒,皇帝就決定不殺他,畢竟當時天下還不太穩,有這么一個例子放在那里,還能夠體現出他的仁政。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雍正在臨終之前,就想到了這件事,就希望兒子當上皇帝以后,也能夠寬恕曾靜一家人。其實此時的曾靜,早已回到家中多時,大難不死的他,從此也是夾著尾巴做人,老老實實地靠教書為生。沒想到隨著新皇帝一繼位,他的災難就來了,因為乾隆覺得這是十惡不赦的罪行。
原本已經對清朝心存感恩的曾靜,到死也不明白,究竟自己是又做錯了什么事。其實對于乾隆來說,這時候四海升平、天下已經變得很穩定了,為此他也根本不需要像父親那樣有什么顧慮,就由著性子把曾靜給殺掉了!
備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