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雖然心高氣傲,但為了謀生,有時也不得不低頭俯就。李白曾做過永王的幕府,永王李璘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在安史之亂時擅自率水師東巡,被唐玄宗定性為謀反,并下詔貶為庶人。李白也受永王之敗的牽連,被流放至夜郎,中途獲上赦宥。下面這首詩就是李白謫夜郎(今貴州桐梓)假道藤州途中時所作。
紫藤樹
唐代:李白
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李白曾經在自己的作品中為李璘辯解,但伴君如伴虎,連皇子都不能幸免,李白也只能認命。好在李白有詩酒相伴,到哪里都有朋友招待,很快就忘記了這段傷心的過往。這一天他途徑藤州,人困馬乏,就像找個酒館稍作休息,可是此處荒僻,左看右顧也不見一面酒旗招展,只好解下行囊拿出酒壺,搖了一搖、晃了三晃,卻倒不出一滴酒來。
其實詩仙早知酒壺里空空如也,只不過依然心存幻想,這回死了心,只好原地休息。他閉目養神,正想在夢里回到故鄉,與那些詩友暢飲美酒。他才剛剛迷糊了一會,忽然間一陣寒風襲來,詩仙一個激靈就驚醒了。不過這時他反而振作了精神,這才注意地欣賞周圍的風景。
暮春時節,正是紫藤吐艷之時。只見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紫中帶藍,燦若云霞?;液稚闹β琮埳甙泸暄?。李白走南闖北,當然了解這種植物,紫藤亦稱朱藤,春季開花,花冠如蝶。盛開之時,密花集聚、搖曳生姿,遠處仰望,似若群蝶列飛。
如此奇景讓詩仙禁不住站了起來,又上前幾步仔細看了一會,然后興奮地吟誦起來,“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一個“云”字,極言其高大的姿態;一個“宜”字,更體現了陽春里的紫藤葉也絢麗奇美。詩人用白描手法,筆觸由樹到花蔓,使紫藤樹的形象更清晰。
然而李白不愧是超一流的詩人,如果只是純粹寫景,自然不免落入俗套。接下來他思如泉涌,妙語連珠,“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兵B鳴婉轉,卻不見身影;藤花芳香,更吸引美人駐足。
要問這兩句如何精彩,首先是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美人似有若無,全憑想象。但鳥鳴卻更加突出了紫藤樹林的幽靜,李白的文筆一點也不遜于王維的山水詩。
其次,“香風留美人”為全詩最精彩部分,不僅描寫細膩,而且寓意深刻。李白明寫紫藤花的芳香吸引了美人駐足,暗里卻贊美古藤州自然之美及紫藤花之香。詩人想象力豐富,短短二十個字之中,就描寫了紫藤、花蔓、密葉、香風、美人等事物,天然去雕飾,意境新奇,引人入勝。
再細品可知,這首詩技法巧妙,最后兩句話寓意深刻,令人沉吟良久。美人之所以駐足,都是因為紫藤花的花香四溢。美人象征著一種美好的前景和良好的機遇,而花香則代表著一個人的潛能。只要自己有金剛鉆,就不怕攬不到瓷器活。
換一句話說,若要別人尊重你,給足你面子,其實不能長期靠憐憫,而要有自身的魅力。這種魅力就如“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所以引得“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