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杭州錢塘江大橋聯話
祖才先生遺作

錢塘江大橋雄跨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南滾滾東流的錢塘江上,是我國近代第一座由國人自已設計、自已建造的大型雙層公路、鐵路兩用橋。此橋南北走向,東北連上海(滬),東南接寧波,西南經金華、衢州入江西達鷹潭,是連接滬、甬、浙贛兩條鐵路的交通要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使滬杭甬、浙贛兩條線暢通無阻,使錢江天塹變成通途,修建錢塘江大橋勢在必行。

錢塘江簡稱錢江,發源于安徽休寧溪口,上游叫新安江,入桐廬稱桐江,進富陽名富春江,到了杭州才呼錢塘江,由此東流入海。杭州,秦時為錢唐,唐代諱國號,易“唐”為“塘”,故有今名。錢塘江在上游,山洪爆發時,江流洶涌澎湃,勢不可擋。在下游海潮倒涌時,推波助瀾,濁浪排空。如果上下同時并發,這就是呈現翻江倒海、萬馬奔騰的奇觀,這就是名馳中外的錢塘潮。由此可見,要在風波險惡的錢塘江上架橋,實非輕而易舉。

1933年,正在天津北洋大學任教的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接到兩位同學的來信,一位是浙贛鐵路局局長杜鎮遠,一位是浙江公路局局長陳體我,他們竭誠邀請茅以升挑起修建錢塘江大橋的重任。茅以升從振興交通、繁榮經濟、造福子孫的宗旨出發欣然接受邀請,于同年11月赴杭籌備建橋事宜。1934年浙江成立了以茅以升為處長的“錢塘江橋工程處”,正式掛牌辦公。茅以升還聘請了美國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留學生、山海關橋梁廠廠長羅英前來任建橋總工程師。他們選擇了江流為山脈所阻、江面較狹、河床較急、堤岸僅寬 1000,而且附近又是六和塔風景區的地段,即北起杭州閘口,南連肖山長河之處為橋址。19354月大橋工程破土動工。當時建橋有兩大困難:一是江底全為流沙,深達40處始至石層,故有錢塘江為無底江之說;二是錢塘江潮掀起之時,潮頭壁立,勢若排山,破壞力驚人。為此,他們采用了“氣壓沉箱法”,制服了江底流沙,澆鑄了鋼筋混凝土橋墩,不管洪水和海潮如何沖撞拍打,橋墩始終安如磐石,紋絲不動。橋梁采用三角桁架帶副豎桿的鋼桁架結構,既牢固又壯觀。19379月鐵路橋竣工通車,11月公路橋也相繼落成。大橋計15墩,16孔,每孔跨度為67,下層鐵路橋長1322.1,單線行車,上層公路橋長1453,面寬6.1。上通汽車、火車,下航帆船、輪船,車輪滾滾,汽笛聲聲,組成了時代前進的交響曲。

正當人們歡慶大橋通車的時候,侵華日軍的鐵蹄已經逼近杭州城了,殘酷的事實,使這座竣工不到二個月的現代化橋梁經歷了一場血與火的考驗。茅以升接到上峰要求炸橋的指示之時,其復雜心情是不言而喻的,炸吧,把自己親手設計指揮施工、耗費了巨大人力、財力、物力的大型橋梁毀于自己手中,既對不起人民,也對不起自己,多么可惜,多么殘忍!不炸吧,大橋即將落入日寇手中,必將成為繼續南侵、橫行華夏的交通工具,思之再三,在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前提下,他決心執行上峰的命令,忍痛炸橋。其實他早就有了思想準備,在大橋靠南岸的二號橋墩上已經設置了一個安放炸藥的長方形空洞,以備緊急使用。他于1116日晚上,協助工兵放好炸藥。17日這一天,由公路橋向南疏散的男女老少多達十萬之眾,以后逐日增加,他們都是從炸藥上面過去的。火車也是從炸藥上面風馳電掣過橋的。這在古今中外橋梁史是破題兒第一遭。1223日,杭州淪陷了,本決定下午3時炸橋,但因從橋上逃難的老百姓太多,下不了手,一直延至下午5時日寇侵入閘口,才揮淚啟動爆炸器,引燃了一百多根導火線,一聲轟然巨響,大橋鋼鐵與建橋人員的汗血一起斷送。第二天,茅以升以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題為《別錢塘》的言志詩篇,其第三絕為:

斗地風云突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

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日寇侵占大橋以后,用了三年時間才修復了公路橋,又花了四年時間才通了火車。可見炸斷大橋進遏制日寇的侵略起了一定作用。

抗戰勝利后,錢塘江大橋又回到了中國人民懷抱。1946年春,“錢塘江大橋工程處”在杭州恢復,19473月一日,大橋的公路、鐵路均恢復臨時通車但必須限制車速。修竣之時,在大橋北岸橋堍立了一塊石碑,上刻《錢塘建橋記》。

19495月,解放大軍兵臨杭州城下,國民黨軍隊陰謀炸毀大橋,由于我黨地下工作人員事先做好了守橋軍隊的工作,撤退之時,虛放了一個煙幕彈,從而保住了大橋。解放后,未修完的大橋被鐵道部接收續辦。19539月,大橋被全部修完,仍然發揮巨大作用。過去每晝夜通過汽車僅幾十輛,而今已達一萬二千輛,每晝夜來往火車近八十對。四十年間,這座單線鐵路橋貨運量增加了23倍,客運量增加了12倍。大橋如烏龍出水、彩虹懸空,蔚為壯觀。

1993年,在老橋下游13公里處建有新橋,即錢塘二橋,減輕了老橋負擔,將錢塘大橋作為重點文物保護起來。

錢塘江大橋附近有高聳入云的六和塔,一橫一豎構成了一幅江山多嬌的壯麗畫卷。六和塔建在錢塘江北岸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970年),吳越王錢弘俶為鎮江潮所建,是當時建筑大師俞皓的杰作,塔身九層,高五十余丈,塔上裝燈,為江上船只導航,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燈塔。可惜于宣和三年(1121年)為兵火所毀。南宋紹興年間,高僧智曇化緣重建,從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至隆興元年(1163年),歷時11年竣工。平面呈八邊形,內部七層,外表十三層,飛檐翹角,每角懸風鈴1只,計104只,微風拂過,錚錚有聲。塔高59.89米,由外到內,依次為外墻、回廊、內墻、塔芯室。設有穿壁螺旋式階梯,登臨塔頂,一江兩岸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六和”之名出自佛教規約,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往,利和同均,口和無爭,意和同悅”。“以和為貴”是中國人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做人之道、處世之風,意義深遠。乾隆皇帝多次登臨該塔,留下了御筆親書的七層題額: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凈域、四天寶網、五云覆蓋、六鰲負載、七寶莊嚴。乾隆墨寶為寶塔頻添光彩。道光年間,名臣林則徐在杭州巡視江防時賦了下一首《六和塔》:

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蒼茫四望收。

落日背人沉野樹,晚潮催月上沙洲。

千家燈火城南寺,數點帆歸海外舟。

莫訝山僧苦留客,有情江山也回頭。

現在六和塔附近已建成六和公園,其中有六和塔苑、六和鐘聲、六和典故、六和碑亭、六和明珠、六和泉池、智曇銅像等一系列人文景觀。中外游客咸來攬勝,多次敲擊明式銅鐘,以表吉祥、如意、致和之意。

聯曰:    橫臥錢江觀潮勢;

 依鄰寶塔聽鐘聲。

聯語簡介大橋,指出了大橋的位置、環境和特色。聯中的“臥”、“觀”與“鄰”、“聽”等動詞將大橋人格化,說它日日觀看東浙來潮的雄壯氣勢,靜聽北山飄來的宏亮鐘聲,繪勢繪聲,活潑宜人。全聯未提“橋”字,但從“橫臥錢江”、“依鄰寶塔”諸條件中,一讀便知寫的是錢塘江大橋,暗示比明指含蓄,更具韻味。上聯寫長虹,下聯寫高塔,把一幅一橫一豎,一低一高,江山橋塔組成的壯麗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如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叫人舒耳悅目,心曠神怡。

聯曰:    步上錢塘江橋,嘆息五行缺火;

 登臨崆峒峰嶺,歡呼一面多山。

聯語是絕聯巧對。茅以升曾經吟了一句上聯,即“錢塘江橋五行缺火”,因“錢塘江橋”四字的偏旁為“金”、“土”、“水”、“木”,對“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說,只缺了“火”,欲對此上聯,有一定難度,當時稱為絕對。筆者試以“崆峒峰嶺一面多山”相對,因此四字的偏旁皆為“山”,加上“步上”、“嘆息”與“登臨”、“歡呼”等行為舉止,似為游人有感而發,別有情趣。勉強為之,湊個熱鬧。

聯曰:    白帆點點、烏龍條條,閃耀迷離橋上下;

 玉杵錚錚、金鈴陣陣,回旋激蕩塔東西。

聯語寫橋景。上聯寫色:橋上游“烏龍”,橋下行“白帆”,黑白參差,叫人眼花繚亂。下聯寫聲:蕩漾于寶塔周圍的是“玉杵”敲鐘與風拂“金鈴”的陣陣音響,真個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聯語以塔襯橋,以聲襯色,交暉相映,聯趣橫生。

聯曰:    臥江中,溝通南北東西,跨水穿山橋四達;

 聳山上,吸引古今中外,頂天立地塔六和。

聯語贊橋功。上聯寫橋:“臥江中”暗示江上之橋。“溝通南北東西”,言橋是“滬杭甬”與“浙贛”兩線的交通要道,反映橋的通達之功。“跨水穿山”,說明鐵路延伸之長、受益面之廣。“四達”,既指通達南北東西四面八方,又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言其功用不僅局限于通達,而且具有觀賞價值。下聯寫塔:“聳山上”,言寶塔高聳于月輪山上,道出塔址。“吸引古今中外”,說中外游人爭相前來,以一睹為快,反映寶塔構造之精巧、造型之巍峨。“頂天立地”,言其高大雄偉,直插云霄。“塔六和”既點出塔的名稱,又道出以和為貴的六個方面。聯中“六和”巧對“四達”,都分別是“古今中外”與“南北東西”的概括,前后勾連,聯系緊密。聯語巧用動詞相對,賦予生命活力,變靜為動,活潑動人。聯語是橋聯,也是塔聯;是史碑,也是豐碑。

聯曰:    排風浪、制流沙,自測自營,瀝血嘔心,架起長虹誰出手;

 放炸藥、燃引線,親修親毀,忍悲含淚,摧殘杰作是何人?

聯語贊建橋之功。上聯寫建:說明中國人民憑著滿腔熱情、奮發精神和高超技術,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架起了錢塘江大橋。“誰出手”,明知故問,熱情謳歌了以茅以升為首的建橋人員。下聯寫炸橋:一座剛剛建起的好端端的大橋竟然毀于建橋人之手,怎不叫人悲痛欲絕、淚水紛飛?“是何人”,不言而喻,這是日寇相逼的結果,不明說意境更為含蓄深沉,把對侵略者的一腔怒火燃燒得更加旺盛。上下聯前兩句上下左右皆成對,聯中之聯,饒有風趣。聯語文白相間,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聯曰:    聯浙贛無雙氣勢,萬里起藍圖,壯哉!銜月吞江、騎潮跨浪;

 系茅羅獨領風騷,千秋綿表史,榮也,挺腰昂首、吐氣揚眉。

聯語贊茅羅二公。上聯寫大橋氣勢:“無雙”,言氣勢雄壯,獨一無二。首句概述,二、三、四、五句具體描述,反映橋墩之堅固、橋孔之開闊、橋身之修長、橋姿之雄奇、橋功之巨大,是首句“無雙氣勢”的真實寫照。下聯寫茅羅風騷:“獨領”,言其所造之橋是中國人民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第一座雙層兩用大鐵橋,堪為中華之冠。首句寫因,以下幾句寫果,因為建造了現代化的大型橋梁,所以能夠與發達國家相媲美,能夠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低人一等,受人嘲笑,所以應當永載史冊,百世流芳。熱情歌頌了茅羅等的豐功偉績。聯語用了“銜”、“吞”、“騎”、“跨”與“挺”、“昂”、“吐”、“揚”等一系列動詞,展現了大橋的磅礴氣勢和民族的激烈情懷,夸張得法,動感逼真。上聯展現業績,下聯予以褒揚,上下關聯,言之有序。

聯曰:     跨錢塘、枕肖山,嘗遍酸甜苦辣,蓬勃沐春風,惡浪狂瀾添氣概;

 接寧波、連上海,歷經離合悲歡,不盡燒野火,濃煙烈焰倍精神。

聯語贊大橋百折不撓的精神風貌。上聯寫建,下聯寫修。上下聯前兩句寫大橋的地理位置及其通達之功。第三句反映建橋時所付出的辛勤與炸橋時所感受的痛苦,說明大橋的修建是飽蘸血淚,來之不易。第四句言在險象環生、條件惡劣的情況硬是建成了大橋,又在被迫炸斷以后重新修好,說明大橋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末句中的一“倍”一“添”,表現了中國人民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一股朝氣蓬勃的表春活力躍然于字里行間。聯語借用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中的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此比喻大橋的建造與重修,切人切事,切景切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轉載】
我國自主建成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通車僅三個月設計師含淚將其炸毀
中國的這座老橋,建造時就做好炸橋的準備,中國建橋史上的里程碑
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設計師卻在通車僅3個月后含淚將其炸毀
78歲的錢塘江大橋,告訴你什么是真正的“橋堅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无锡市| 九龙坡区| 尼玛县| 新密市| 锡林浩特市| 淮安市| 扎赉特旗| 景泰县| 清水河县| 凤阳县| 华坪县| 武城县| 黄大仙区| 临洮县| 青田县| 通许县| 渑池县| 鲜城| 宿松县| 阿瓦提县| 墨竹工卡县| 新干县| 陇南市| 锦州市| 湖北省| 湟中县| 铜陵市| 社旗县| 永川市| 九龙县| 达孜县| 大厂| 宝清县| 济源市| 英山县| 云阳县| 宣威市| 旬邑县| 六枝特区|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