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大家都很熟悉吧,他這一生寫了很多詩詞,其中有很多還被列入中小學生課本中,小編以前就學過李白的很多詩,唐詩三百首,其中李白的也有不少吧。大家對李白的詩熟悉的應該都是《蜀道難》,《將進酒》之類的吧,因為這些大家應該都學過,而他的臨終之作可能就很少有人了解了,那就是《臨終歌》,大家想不想知道它里面寫的是什么內容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吧。
《臨終歌》這首詩是有由來的,李白當初被發(fā)放到夜郎,然后被皇上赦免,回來的途中,經過潯陽,宣城等地區(qū)。在公元762年的時候,李白在安徽當涂縣前作因為生病而去世。這首詩的意思大概是,大鵬奮力振翅起飛撼動了八極,但是到中間的時候卻被摧殘折斷,力量跟不上,力氣雖然不夠,但是它的余風仍然可以激勵萬世后代,東游扶桑卻又掛住了左半邊翅膀,后世的人得到了這余風可以將我的事跡流傳下去,但是孔子死去了,誰又能為我的遭遇而哭泣呢?
李白以大鵬自比,原本他可以向大鵬鳥一樣自由自在的在藍天翱翔,可是他現在年事已高,想飛也飛不動了,他只能在半空中揮著他受傷的翅膀,不斷地努力。即使經歷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xù)努力,即使是只剩下最后一絲力氣,他也要去激勵萬世。
這首《臨終歌》寫的可謂是十分悲愴,但是也不失壯觀。讀過莊子《逍遙游》的人都應該知道,莊子的筆下寫的是一個年輕力壯,富有朝氣的大鵬鳥,而李白這首詩中的大鵬鳥卻是年紀已大,飛不動的鳥。莊子寫的是一個生命的開始,而李白卻恰恰相反,他代表了命運的終結。他們兩個人簡直是形成了十分強烈的對比,詩中以大鵬鳥悲慘的結尾代表了李白悲慘命運的結束。
李白這一生過得可謂是十分坎坷,命途多舛。他非常想當官發(fā)大財,但是以他直來直去的性格,是當不了官的。雖說官場上少了一個李白,但是文學界卻多出了一個泰斗。有人表示,唐朝如果沒有李白,將是不完整的。雖然在現實中他可能失敗了,但是小編認為在理想上李白是實實在在勝利的人。他這一生寫的許多詩詞歌賦給了后人很大的啟發(fā)和感觸,甚至可以說,現在都沒有人能跟他比。
就連杜甫也評價過李白,他在詩中《春日憶李白》中就曾寫道李白的詩是天下無敵的,清新脫俗,飄逸非凡。李白是個理想主義型的人,也是個勝利的人,他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神給后世以非凡的影響。他的《臨終歌》雖然只有六行,但是讀來卻會讓人很震撼,可能再也沒有人能寫出這樣的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