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有意給寶釵辦一場生日宴,在原書第二十二回,先是鳳姐問璉二爺意見,如何給寶釵過生日。賈璉不以為然,“我知道怎么樣!你連多少大生日都料理過了,這會子倒沒了主意?”“往年怎么給林妹妹過的,如今也照依給薛妹妹過就是了?!?/p>
此時鳳姐道出緣由,“我難道連這個也不知道?我原也這么想定了。但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老太太說要替他作生日。想來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與林妹妹的不同了?!?/p>
讀此方了然,原來是老太太要給寶釵過生日。老太太為什么忽然想起要給寶釵過生日呢?我認為原因如下。
一、這是寶釵在賈府的第一個生辰。從鳳姐和賈璉的對話中不難看出,賈母原先并不知道寶釵生日,不過是聽眾人提起寶釵今年十五歲,而此時薛姨媽母子已在賈府久住了一段時間。來著是客,且正值寶釵過第一個生辰,賈母老于世故,既然已經知道了寶釵生辰,斷不會置之不理,出錢給寶釵過生日,是待客之道,也是給薛姨媽和王夫人一份人情。
二、賈母一向愛熱鬧。賈母自從一線退下來之后,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和兒孫們取樂,寶釵是小輩,借著給她辦生日的機會,又將眾人聚到一起,何樂而不為?且賈母只拿出了二十兩,并無大辦之意,是日“就在賈母上房排了幾席家宴酒席,并無一個外客,只有薛姨媽、史湘云、寶釵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可見賈母的想法,其意之一就是聊以應景。
三、十五及笄,寓示寶釵已成年。薛家在外面有房子,但一直住在賈家,就黛玉對寶釵偶爾流露出的醋意,“敵意”,賈母不可能毫無覺察。
賈敏是她最疼愛的小女兒,黛玉也就如她的掌上明珠一樣,故賈母出錢給寶釵過生日,雖無逐客之意,但偌大一個賈府,人多嘴雜,幾乎毫無秘密可保守,薛家女兒年滿十五的消息,自會經下人口不經意流傳出去。而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就可以談婚論嫁,賈母借此機會,傳遞寶釵可以嫁人之意,也未可知。
四、安慰黛玉。書中雖未寫過賈母給黛玉辦生日出資過多少,但必定不止二十兩,場面也當更熱鬧,其次是在點戲時,賈母讓黛玉點一出,黛玉謙讓,賈母便道“今日原是我特帶著你們取笑,咱們只管咱們的,別理他們。我巴巴地唱戲擺酒,為他們不成?他們在這里白聽白吃,已經便宜了,還讓他們點呢!”“咱們”“他們”親疏可見,言外之意:寶釵再好,也比不上黛玉。
作者:長安月,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