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聽說古代女子的閨房不是誰都可以進的,這通常代表著一個女子的貞潔,不過古代的男人的房間就可以隨便進了嗎,其實不然,就連父親都不一定能進,古代的規矩其實是有很多的。
所以有人根據情況流傳下來了這樣一句話,“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說的就是當官的不能隨便進普通百姓的家里,不管你的官位有多高,其實古代的時候,官員很多都是作威作福的存在。
這些人對百姓的心理壓力很大,尤其是在交了稅之后,百姓們的生活更加艱難了,因為有些官員是要貪污的,錢從哪里來,自然是從百姓的手里來,如果交不上怎么辦,那只能是抓入大牢,每天接受痛苦的折磨。
所以這些官員的名聲就越來越差,有些人甚至覺得他們就是惡魔,紛紛避開,如果一個官員要到自己的家里,百姓怎么能想到好的方面,會不會是來抓自己了,自己犯了什么事了之類的,我們現在遇到警察登門都是如此,更何況古代呢,所以說官不入民宅。
可是為啥就連父親就不能進兒子的房間呢?我們現在父母都會進我們的房間,古代為啥又有這種講究呢?
其實在古代,是很講究禮儀的,在孩子3歲之后,房間就已經成了孩子的個人空間了,里面可能會放著一些不便他人過目的東西,所以古代進入自己兒子的房間一般都需要父母先敲門,同意后才可以進入房間。
首先,這樣可以給兒子起到一個很好的禮儀榜樣,這樣做孩子也會效仿,這樣的話,孩子通常會更尊重別人,代代相傳,還有一個原因很重要。
因為古代的男子結婚是很早的,當女子嫁過來之后,男孩也不會有多大,如果男孩已經結婚了,你一個父親還出入對方的房間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尤其是對兒媳的名聲,兒子的房間也就是兒媳的房間,類似于閨房,這樣還適合做父親的進孩子房間嗎?到時候傳出不好的影響,誰的臉上都不好看。
其實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有些事情還是可以通用的,無論是孩子的父親還是母親,最好不要沒有經過允許就進入孩子的臥室,如果是需要的話,務必事先敲門,這也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還有隱私,能夠給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