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的幾點建議(二) 精準備考:就是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最有效的提分上。一般地,這在沖刺階段要把90%時間用在80%中上以下題目上(基礎),而切莫將90%時間去鉆20%的難題。那么,該如何做到精準備考呢?
如果你把近幾年的高、中考題一字擺開,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歷年高考與中考的考題命制模式是基本固定的。如近幾年,第1道題考的知識(考點)基本是類同的,第2、3、4……所考的內容也是基本不變的。
因此,利用高、中考題型,按題檢索、回顧反思,訓練過關,就更有針對性了。
如,第1道選擇題,如果你的學生90%以上覺得沒問題,可認為此題學生已是十拿九穩了,這時,你就沒必要在此題所涉及的知識(考點)上花時間了,教師(學生)要做的就是從近期各地模擬題中,提取平時少訓練到的知識(考點),組成5道題,讓學生作“保溫”訓練即可。
又如,第5道選擇題,如果你的學生做對率在60%左右,說明學生對此題涉及的知識理解還不扎實,或對原理、規律、思維拓展、遷移應用等還存在障礙。做法是:集結存在問題,歸納分類,然后獨步明晰,并選出典型在課堂上與學生共探討,盡力突破問題點。再命制3——5道題,當堂限時訓練,再反饋評價,最后,命制8道類型題,再讓學生課后完成,再收集問題點評。
這類題是最好挖潛提分點,通過這樣精準復習,其準確率一般可提高到85%左右。
再如,第9道選擇題,如果你的學生準確率在40%左右,那么,這題在所有選擇中應屬于難度很高的,作為中下學生來說,不宜在這題上花費太多時間去鉆,宜從解題方法技巧上指導。
而對中上生來說,我們的要求是選擇盡可能不丟分,那么,解決的最好辦法是,師生聯合會診,把這類題所考的知識運用,能力層次,問題指向,思維方法,經常易混易錯病因等找出來,再逐個擊破,并以此改編成8道題,強化訓練。及時反饋糾錯。然后再收集近期各地模擬(仿真)
題10道左右,讓學生限時訓練,通過這樣訓練,一般地,可把準確率提至70%左右。
其他選擇題可參照上述提供方法進行精準備考。當完成選擇題復習之后,務必編寫若干套選擇題進行限時訓練,以提高單位時間命中率。(精準備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