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理論園地:(2)中國新詩走向何方?



作者簡介:

唐剛,原名唐崗熙,重慶奉節人。1975年開始文學創作,著有詩文集48部。出版詩集《秋天的背影》散文集《瞿塘聽潮》等12部。發表詩作1500余首。重慶市作協會員,奉節縣作協副主席。個人辭條入錄《中國詩人大辭典》等。

 

中國新詩走向何方?

●唐剛

 

   (這是15年前寫的一篇文章,針對詩壇現狀,有必要重發)

 

   中國新詩走向何方?面對21世紀的中國詩壇,我不得不發出這樣的詰問和質疑。

   新詩在中國大地上已走了不長不短的80多年歷程,新詩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特別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許多詩人的許多優秀詩作,至今依然閃耀著思想和藝術的光輝,無不是當今許多寫詩的人必讀的詩歌文本。然而,繼20世紀80年代初的“朦朧詩”潮后,近十多年來的中國新詩的發展,不免使人憂心忡忡,中國新詩究竟向何處去?中國新詩究竟還能走多久?……這些問題無不使關心中國當代新詩的人產生懷疑。

   可以這樣說,中國新詩的路子不是越走越寬,而是越走越窄了。許多詩歌品種如哲理詩、敘事詩、朗誦詩等等幾乎已在中國詩壇絕跡。不妨翻開近年中國兩大具有重大影響和對新詩具有導向作用的《詩刊》和《星星》,無不使人對中國新詩的前途和命運感到擔憂!不知這兩大新詩刊物要將中國新詩“導向何方”?最近幾年,中國第一大新詩刊物《詩刊》上發表的作品,可讀性增加了,但與前幾年相比,幾乎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前些年發表的作品幾乎是清一色的傳統詩,而近些年發表的作品(特別是重點推出的《每月詩星》欄目),又幾乎是清一色的“現代詩”;而翻開近十年來《星星》上發表的詩作,也幾乎是從一個固定模具中倒出來的風格大致差不多的“現代”詩;就連兩家刊物上發表的一些理論文章也不例外,幾乎是清一色的現代詩評。不是說這兩大刊物沒有發表過優秀或好的詩作和詩評,從總體上而言,大多是一些風格相近的作品。如果長此下去,中國詩壇都只推崇清一色的現代詩作品,推崇清一色的現代詩人,推崇清一色的現代詩評論,我想,哪怕你推出了成千上萬的優秀現代詩人,現代詩評論家,那么,也可以說,你依然只推出了一個詩人,一個詩評家……因為你只推崇了一種新詩風格,一個新詩品種。

   文學,特別是文學中的文學的新詩,同樣是需要講求多樣化的,風格、體裁、題材等等都需要多樣化。中國詩壇和讀者不僅只需要現代主義詩人,中國詩壇和讀者也需要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古典主義等等風格多樣化的詩和詩人;既需要在新詩語言上標新立異的詩和詩人,也需要在新詩藝術和思想上有所創新的詩和詩人;需要玩弄文字游戲的詩和詩人,也需要關注社會生活、反映現實人生、觸及當代人的靈魂的詩和詩人;需要讓讀者或專家絞盡腦汁研讀他或她的詩的詩人,也需要讀者或專家一讀他或她的作品就能讀懂的詩人……假如一個刊物能在每一期上都發一些不同風格詩人的不同品種的優秀詩作,即各種不同風格、不同形式、不同題材的在每期發個三、五首,我想,還愁中國新詩越來越沒有讀者嗎?不要小看了中國新詩讀者,須知,中國新詩讀者的審美觀也是多樣化的。

   這里,不妨講一則故事:我的一位詩友在全國都小有名氣,在《詩刊》和《星星》上發表了不少詩作,有一次,這位詩友與他的一位朋友擺龍門陣時“開玩笑”說,他很想在女讀者中覓一位知音,既崇拜他,又能欣賞他的詩。他的那位朋友聽者有”心“,便給他介紹了一位頗有新詩素養的年輕女讀者兼新詩愛好者。那位女讀者卻在背地里對他的那位朋友說,他的那些高深的現代詩讀都讀不懂,怎么去崇拜他?怎么去欣賞他的詩?之后,我的那位詩友就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開始寫一些明白如話的詩給那位女讀者看。那位女讀者又在背地里對他的那位朋友講,他現在寫的詩連詩都不是了,又要我去如何崇拜他?去欣賞他的詩?……

   我在這里講這則故事,是想說明,中國新詩讀者肯定不是百分之百都喜歡“現代詩”的,他們需要多種風格、形式、體裁的新詩。不是說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詩不好,沒有讀者,而是說“現代詩”只代表了新詩的一種風格。何況,當今的一些所謂的“現代”詩人,他們把玩文字游戲,故弄玄虛,故作高深,早已敗壞了“現代”詩讀者的胃口。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詩”,正是被那些所謂的現代詩人糟蹋了!受寵的中國“現代詩”呵,這些年不知你趕跑了多少新詩讀者?……何其悲哉!可以說,中國大多數新詩讀者需要的是“現代”與“傳統”二者水乳交融、完美地結合所產生的“寧馨兒”,這詩既是詩的,有詩的語言,有詩的意境,有詩的韻味,又是能讓人讀懂,給人以美的享受,回味無窮的新詩。

   我們的新詩刊物,特別是在一個國家具有導向作用的刊物,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我們為什么不可以讓部分詩人在“朦朧詩”的基礎上發展寫自己的新詩?為什么不可以讓部分詩人在“民歌體”的基礎上發展寫自己的新詩?為什么不可以讓一些敘事詩人探索自己的敘事詩?讓一些哲理詩人探索自己的哲理詩?讓一些朗誦詩人探索自己的朗誦詩?我們為什么不可以讓部分新詩押韻?為什么不可以讓一些詩人寫押韻的詩?讓一些詩人寫不押韻的詩?等等等等。為什么非要把詩人和讀者往一個方向“導”?然而,縱觀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新詩發展軌跡,中國新詩往往是在一種風格的詩(如朦朧詩)還遠遠未達到成熟狀態時,我們的一些新詩刊物就將新詩的方向“導”向了另一個方向。這已不是聳人聽聞,在我所接觸的許多年輕詩作者中,他們大多數走進了現代詩的死胡同不能回頭。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所謂的現代詩才是詩,他們只認現代詩的祖宗,他們早把中國傳統詩的老祖宗忘得一干二凈了!這是中國詩的不幸,也是中國詩人的不幸!在此,我要大聲呼吁:中國詩壇那些具有“導向”中國新詩發展方向的編輯家們,現在已是認真考慮中國新詩前途和命運的時候了,也是必須、應該考慮的時候了!

   在20世紀九十年代初,我曾經提出我的詩歌觀點:即走“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匯中創新”的路子。回過頭來看,我覺得,我提出的這個新詩觀點沒有錯,也沒有過時。今后,我依然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我始終固執地認為,如果詩不能反映社會生活,反映現實人生,都去一味地追趕“現代詩”潮流,鉆文字的牛角尖,到語言為止,詩,就沒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可言了!

 

                                  (此篇曾發表在2001年6月《榕樹下》文學網站)

 

                                             2001.5.8.于詩城望霞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安琪:2000,我的讀詩生涯
什么樣的人可稱為詩人?誰又能叫著名詩人?編輯說了算
[轉載]八大詩歌刊物
詩歌MOOK時代——嘉一生涯二十年(六)
近幾年中國詩壇有點兒亂
【名家典藏】賀歲版 總第 0943期 秋紅特約 ||雨在空中是沒有聲音的 我們聽見的 都是大地上的事物 對雨的反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左旗| 壶关县| 肇源县| 石河子市| 左权县| 洮南市| 岳池县| 上高县| 海兴县| 庆云县| 石家庄市| 铜川市| 阜南县| 龙州县| 康乐县| 青州市| 洪洞县| 内江市| 鄂尔多斯市| 五常市| 鹤山市| 措勤县| 桦川县| 汉川市| 武隆县| 武威市| 云林县| 当涂县| 南安市| 西华县| 南宁市| 长宁县| 昌都县| 荔波县| 镇原县| 仁布县| 台前县| 铜鼓县| 桐庐县| 大安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