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作文有道》與高考作文
-----結合高考作文,看《作文有道》的使用與擁有
王玉強
結合2016年山東作文題,看看我的專著《作文有道》有何針對性呢?我在問自己。之后,我又十分欣慰,因為本書十分符合高考作文的立意、審題、內容、結構、文采等要求。
我也寫了一篇下水作文,也使用了本書的有關材料,例如名句的使用,事例的使用,如白馬湖的朱自清、比爾蓋茨肄業、陳忠實發憤、華盛頓辭位等,四字句的使用,甚至抄寫了一些書上的現成語句。而陳魯峰老師高考下水作文中的楊絳的名言,也是書里有的(65頁)等等。
一、審題與思想符合。本書所有的審題與思想,都在說明——審題要注重抓住核心詞語,核心語句。如提煉核心詞語“旅程與行囊”等。要提煉感悟題目背后的含義——就是心態、精神與思想。從這一點看,是十分對路的。今年的山東高考作文背后暗含的就是“精神與思想”。
二、材料符合。本書幾乎所有材料都是寫人生與境界的。很多人物材料的事例,都是可以直接使用到作文中去的。只不過轉換一下,改為“人生行囊”就是了。
如荷馬的人生行囊就是執著、梭羅的行囊就是懷揣《伊利亞特》走入瓦爾登湖、索爾仁尼琴的行囊里懷揣良知、錢穆的行囊就是身生命與心生命、柳青在皇甫村的旅程行囊就是守望、高更的行囊里藏著月亮不是六便士;錢鍾書與楊絳、啟功、紅學家周汝昌、陳忠實的遭遇、華盛頓的辭職、比爾蓋茨自主創業等等,哪一個名人不是面對新的旅程,把人生的行囊裝的滿滿的,這里既有物質的,更有精神的內涵。
一段新的旅程,就是一段人生的旅程,哪位名人不是做好了精心的準備。書中有一篇周國平的文章《人的高貴在于靈魂》,里面的事例都是符合題意的。
三、文章結構符合。書中我的所有下水作文,我引用的所有語段、所有高分作文,都是與今年的高考作文十分符合的。而從全國各地作文題看,也并非所有作文都是任務驅動作文,這樣就放心了。作文就是要老老實實地寫好記敘文與議論文。
四、文采符合。我的觀點就是文采就是句式。書中的四字句,一字入題,所有引用的詩句、名句,所有的語段,都是引導學生提升文采與語言魅力的。
山東作文明年是最后一年,我覺得還會承繼這幾年的命題規律,就是比喻性、思辨性、時代性,所以本書是學生——最好的思想寶庫,最好的材料寶庫,最好的文采寶庫,最好的文章結構寶庫。
我真切地期望全國所有的語文老師,各地所有的學生,特別希望我市的每位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擁有本書,都使自己的作文超越原來,都晉升到一類卷的標準。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也是很快做到的事。
我往往自問,我們為何不讓學生的作文得分更高些、更快些呢?為何有思想經典、內涵豐厚的作文書,你不盡快讓學生占有與學習呢?
教師往往抱怨作文無法,抱怨學生水平不行,但你為何不給學生迅速推薦呢?作為學生就要多讀書,多見識,多感悟,這就要接近經典思想與高貴精神,難道不是這樣嗎?
希望每位讀者都珍惜本書,都從書中汲取最美麗的珍珠,化為己有,化為自己的作文瑰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