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是一把雙刃劍
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中,都有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意義的需要,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稱贊。表揚能夠使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尊感和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強化和發展。但過度的表揚和賞識,或者不當的表揚和激勵一定程度上說是有危害的。
孩子畢竟是孩子,必要的管束和歷練不能少。適當的挫折和打擊也應該有,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耐挫折感和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遵循客觀規律,過度、過激的都是有害的。以前我們講:體罰、毆打,或以其他方式侵害學生的人身權利都是違背教育規律,是有罪的。但今天我要說:過度的賞識、贊揚、過高的期望值,或者溺愛同樣是有害的,甚至危害更大。
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中,往往給予孩子很高的期望值,為了實現這個期望值就不斷的給孩子加壓,口口聲給孩子說,“你是班里的尖子你一定要爭氣”“你是咱家的希望,只要再加把勁就一定能上重點”,“咱們班的希望就靠你了”.....如此等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向孩子傳遞信息,甚至會涉及物質刺激,以此來實現孩子的“優秀”。孩子也為了迎合家長、老師的評價努力的掙扎在所謂的“優秀”者行列中。但實際上,這樣的優秀卻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這樣的“優秀”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孩子為了家長、老師的期許,就只能緊緊地抓住付出了巨大代價得來的“優秀”奮命的奔跑,只有這樣,才能維護住貼在自己身上的“優秀”標貼。殊不知,這樣“優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有統計顯示,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認是“很優秀”者。我們說,拉足了弓弦箭才能射得更遠,但過度的拉弦要么弓會被拉折,要么弦會被拉斷;花枯了需要澆水,但過度澆水就會使根莖腐爛而死亡;植物生長需要養料,但過度施肥會引起根燒,致使植物枯死。物極必反的道理不必要在這里再做列舉。我們一再的夸贊孩子,一再的表揚孩子,這些在“優秀”光環照耀下,在表揚和夸贊中成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難我不知道他們會如何面對?
教育需要愛,愛是教育的底色,這是教育的本真。但過多的愛,就會成為泛愛、濫愛和溺愛,對孩子的成長不但沒有點滴好處,反而有很大的危害。
教育孩子中少不了愛和贊揚,但也應該有管束和批評。更不能讓孩子成長在“優秀”、贊揚和榮譽的光環下而經受不起半點挫折。孩子成長中需要得到關愛、關注、贊譽和激勵,但同時也需要適當的挫折和歷練。只有這樣才真正符合人成長的規律,符合教育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