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問題孩子”問題擴大化
每個班主任似乎都會主觀上認為自己班上有幾個問題學生,也可能是一個群體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特別的孩子的緣故,許多老師把這些孩子的行為無意中歸為問題的行列。有意思的是,許多所謂的“問題孩子”一旦走進了社會,又不怎么問題突出,反而正常起來。
老師們都有這樣一種現象,一個班級,記憶最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特別的孩子,要么成績優秀,要么調皮搗蛋,一點兒也不省心,問題是,如果一個班級孩子們都是中間力量,老師又會覺得這些孩子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朝氣,走進去,會覺得寡然無味。
師生之間就是在這種相互評價中度過漫長的歲月,直到畢業了,一切關系成了記憶,那些不好的現象也漸漸淡忘,等到多少年后相聚,又會有說不出的激動,那時候,就是一些不怎么入眼的行為也會變得正常起來,說不定還會成為彼此雙方增加感情的紐帶,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就是這么奇怪,著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一屆一屆的學生畢業出去,新的一屆又會自然而然地到來,成為美好的回憶那是休閑時的一種品味,等到面對現實,我們又會為眼前的孩子而苦惱,畢竟這些孩子的問題多多少少會給老師帶來一定的壓力,說不定那些好面子的老師還會想,怎么出現這么多問題的孩子,同事會怎么看我,領導會怎么看呢,是不是自己無能呢?這些正常的想法會給師生間帶來不可忽略的裂痕,一點點小事也會吵得熱火朝天,緊接著就是寫檢討書,做懲罰性的作業,當然了,這時候,老師是強勢的,甚至有些得理不讓人,孩子,乃至于孩子的家長也會低三下四地反復打招呼,不為什么,就是希望老師能夠忘記剛剛的不愉快,記住自己的好來。
我們一再說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事實上,每個老師,無論你的素養有多高,都會不由自主地形成偏見,否則,連孔夫子這樣的大圣人也不會經常反省自己呢?老師為什么會帶有色眼鏡,我覺得一方面是來自自身的性格,另一方面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壓力,稍有不慎,就會爆發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其實,“問題孩子”往往是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的,絕大多數是家庭的突然變故,孩子沒有這方面的承受能力,自然會覺得這個世界怎么會這樣,再加上沒有大人在旁邊引導幫助,這方面會影響孩子本人的成績。在此情況下,老師如果不了解情況,也會在不經意間對這個孩子的行為給以傷害,可能這樣的孩子,剛剛遭受了打擊,對外界的一切行為都非常敏感,形成錯誤的認識也就在所難免了。
我們對于家庭變故的孩子,常常顯得非常遲鈍,總是等到孩子發生問題之后再想著去了解情況,但是一切似乎完全在做補救工作,但是傷痕已經有了,想改變困難不是一般的大,就像一棵樹,你給它留下了傷疤,想去除掉幾乎是不可能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最好的辦法是進行預防,而不是被動地去了解孩子,那種事情發生之后,再去處理往往只能在一定范圍內緩解,很難從根本上進行解決。
我們的孩子,往往出現問題,就會帶來內心的不安,人的心一旦不得安寧,做事情恍恍惚惚,想不丟三落四都難,這也是許多老師非常苦惱的地方,這不,幾乎每天老師都會為某些孩子作業不能全面、認真地完成而大動肝火,說不定還會影響一天的心情,這對于教育教學本身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我每天都喜歡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的學生最近有沒有精神恍惚,如果發現某個孩子目光呆滯,說話口不應心,可以肯定,這個孩子有必要找其談話,而不是等到孩子成績下降或者出了事故再去了解、解決。問題是,不是所有老師都愿意高度關注孩子的精神動態,常常會因為各種雜事忽略了孩子內心的變化,說不定一段時間后,會忽然不怎么認識這個孩子,畢竟孩子經受變故之后,總會把自己的內心閉塞起來,這樣下去,產生生活上、學習上的痛苦是自然而然地事兒了。
一旦孩子成為所謂的“問題學生”,一個老師是很難在一定的時間內加以處理,有時候甚至一批批老師也處理不了,這就會給老師們形成錯覺,說什么某個孩子無可救藥,當然了,一個孩子內心積壓愈加厲害,破壞力也不會少到哪里去,這又會加重教師的錯誤判斷,這就是問題孩子之所以難以解決的原因所在。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現了問題,沒有得到全面地、及時地處理,顯然是我們的家長、教育工作者沒有認真觀察所致,這方面也不可否認一些孩子性格的差異性造成的。一些孩子本身性格內向,為人孤僻,許多問題不愿意說出來,只愿意悶在肚里子,這時候需要家長與學校及時聯系,而且還要講究方法,否則,事情只能愈處理愈糟糕。真的,在班級里,就算老師發現了問題,如果稍微處理不合理、不科學,也會出現問題愈來愈復雜,孩子會不由自主地對大人產生懷疑。我認為一個成年人,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工作者,你講的話一定要言行一致,不能夠三心二意,失去孩子的信任,這無疑不利于幫助問題孩子。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孩子出現問題都是家庭的變故,也可能是遇到一件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當下社會,孩子接觸世界的平臺愈來愈多,有些是大人在交流中被孩子偶爾聽到的,也有的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了解,再加上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正處于形成時期,這無形中又會讓孩子陷入對周圍環境變化不理解當中,一個孩子發生的事兒說不定會在一群孩子中間產生影響,那種團伙式的犯罪行為常常是在不經意間產生的,說不定事情發生了,一些孩子還不以為然,認為這事兒非常平常,沒有什么大不了呀!這不,不是有孩子看了《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后,模仿灰太狼的行為對身邊的伙伴采取了同樣的方式,導致無辜地同伴兒被燒傷嗎?說到底,孩子還是處于成人世界,面對來自成人世界出現的各種問題,自己不可避免地出現不理解,甚至麻木地進行模仿,這往往又增加了教育的難度。
我認為一個孩子,他就像一面鏡子,隨時可以反映出成人世界各種復雜多變的東西,有些來自媒體,有些來自家庭,有些來自大街上行走的人群,還有我們的老師的一言一行,不要老是把孩子出現問題歸結為單一方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是由綜合性的原因產生的。如果一位老師想真正意義上地處理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我覺得不能簡單地從一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更不能非常急躁地下結論,這些都是不利于正確地分析和處理孩子身上發生的問題。
人的成長過程中,我覺得有一個精神導師是這個孩子的幸運之神,無論這個人多么的平常,只要在內心深處能夠起到幫助作用,這樣的人就應該值得這個孩子去尊敬。這就需要每個成年人都要有精神導師意識,無論你是父母親,還是老師和長輩,甚至周圍的鄰居。每個人都有教育和引導孩子快樂成長的義務和責任。我覺得為什么問題孩子沒有得到及時、客觀的幫助,在很大方面是由于與孩子相聯系的大人之間存在相互扯皮的現象,家庭把孩子的教育任務交給學校,學校又把責任推卸給家庭、社會,乃至于相互指責,如此下去,孩子就會對自己身上的問題不能客觀地認識,甚至在迷途中愈陷愈深,難怪許多老師要感嘆,這個世界怎么會有教育孩子的萬能鑰匙呢?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句話過于夸大教師的作用,殊不知,這句話應該改過來,把老師改成大人,這樣就顯得科學多了。不好的孩子是大人之間造成的,當然需要大人正視并認真地處理,這不是踢皮球所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每個有聯系的人走到一起,心平氣和地探討,從而找到正確的處理之道。
讓每個問題孩子找到回家的路,這需要大人在教育方面取得一致,否則,問題孩子放任自流,這無疑是對造物主的一大褻瀆,是對生命本身的一種不負責任。(錢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