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能力滲透看板書
如今,計算機輔助教學越來越先進,通過圖片、聲音、動畫等各種方式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但我并不認為因此板書就不重要。相反,我覺得傳統的板書有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能取代的優勢,精彩的板書更是有效課堂的助推器。
板書,一筆一畫書寫的是教師無聲的示范。板書過程中教師所展示的認真的書寫態度、規范的解題格式,以及準確的圖表繪制、嚴謹的推理過程等,都是豐富的教學資源,對學生所起的良好教育和引領作用不可忽視。教師一筆一畫地在黑板上板書,學生靜靜地觀察,從中不僅學會了知識,也找到了作業時的參照。有了板書的暗示,就不需要教師再去強調了。示范性的板書帶給學生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板書,一點一滴完善的是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要經歷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認識不斷深入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僅僅讓學生接受現成的,而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而一節課中,板書的呈現同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伴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步推進,板書一點一滴露出廬山真面目。這就像在電視里播放的慢動作,能動態地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推進和流轉的軌跡十分清晰,有效地引導學生逐步建構自己的認知。板書的連續性,也能夠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觀察、思考的時間,更深刻地體會知識的來龍去脈。
板書,每行每列定格的是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有條理的、結構化的板書定格在黑板上,可以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外顯出來,幫助學生完善認知結構。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相關知識,也便于學生記錄和課后復習。對高年段的學生,我們還可以提出做課堂記錄的要求。課堂記錄不是照抄板書,而是利用板書在自己的記錄本上劃出三分之二的部分作重點回顧,回家復習時利用剩下的三分之一做舉例說明或板書改進。板書呈現在黑板上,也會定格在學生的頭腦中。
其實,板書的最大優勢還在于它有不可替代的靈活性。在課堂教學的對話和交流過程中,隨時可能迸發思維的火花,出現值得探究的現象,產生引人深思的問題,這些往往是課前無法精確預設的,所以也不可能事先進行固定的板書設計,但教師可以適時地利用板書把它們呈現出來,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討論和交流,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形象、動態的板書,能讓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也大有裨益。
板書是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體現,滲透著教師的教藝、學識和智慧。所以說,板書依然重要。精心設計板書,仍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應忽略的環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