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課堂導入
一堂課恰似一支動人的樂曲,開頭定好基調,才能扣人心弦。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個環節,老師總是想方設法的努力打響第一炮。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師通過精彩導入,就能為整節課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其引向知識的殿堂,調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開啟學生探究的熱望。那么,怎樣的課堂導入是成功的呢?筆者認為,作為一次成功的導入,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一.遵循課堂導入原則:
㈠.趣味性
課堂導入要注意趣味性,只有充滿意趣,才引導學生不斷地去研究,學生便會把學習看做一種精神享受,因而更加自覺積極地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㈡.針對性
課堂導入時要注意針對性。課堂導入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
㈢.新穎性
課堂導入的材料要新穎,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現在的學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們對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
二.了解課堂導入作用:
㈠.明確學習目的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學生對學習目標有關的知識形成聯想,促進學習的持續和遷移。都如可以將學生帶入所要學習的知識領域,為學生的學習產生定向的作用,在認知,自省中學會學習。
㈡.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學習動機
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而已。老師善導,才能誘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有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知識,不斷追求真理的意向。
㈢.引起對所學課題的關注
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是打開我們心靈的門戶,門開的越大,學到的東西就越多。導入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打開知識殿堂之門。
㈣.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
導入目的是引人入勝,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三.掌握課堂導入方法
課堂導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下面是幾種常用的導入方法.
1.復習導入法
古語說:“溫故而知新 ”。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識間的銜接。提問復習和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已經學過的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十分自然。
2.直接導入法
老師用簡潔明快的敘述或設問,直接把新舊知識的沖突展現在學生面前,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3.生活經驗導入法
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解提問等引起回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導入方法。可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的意義與價值。
4.實驗導入法
在物理,化學,科學等科目中,用實驗導入,會更加生動,直觀,具體,便于理解接受。
5.情境導入法
老師可以用圖片,模型,幻燈片等教具,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
6.設疑導入法
老師設疑,讓學生在困惑中,去探究,可以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素養,使學生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
7.懸念導入法
老師在懸念中提出學習任務,創造探求知識的良好情境,引起學生開動腦筋,琢磨思考,興趣盎然的去探究學習。
8.表演導入法
老師根據學生的需求,與大家一起互動表演,通過真實的表現,感染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和動力。
9.故事導入法
老師根據新課的需要,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對新課產生濃厚興趣。
因此,只要我們能從實際出發,結合不同的課文內容,采用不同的導入方式,就一定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課堂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嚴格課堂導入要求: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的時間不能太長,還要體現出教師的匠心。
㈠符合教學的系統性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各個教學程序要互相聯系,形成統一體,才能形成課堂教學的高潮,完成教學任務。
㈡符合教學內容本身的科學性
課堂導入語要從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出發,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為基礎,從知識,思維和情感價值觀出發,設計導入,才有可能深層地打動學生的思考。
㈢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老師的導入要根據學生主體地位,心理特征,問題視閾來確定,注意聯系學生生活世界,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撥動學生理解與求知的心弦。
㈣從課型的需要入手
導語設計要因課型不同而不同,新授課注意溫故而知新,復習課要注意分析比較,歸納總結。
㈤導語盡量簡潔
導語設計要短小精悍,不要故意繞彎子,走彎路,時間不宜過長,語言要簡潔明快,切中要害,起立竿見影的效果,否則會喧賓奪主。
㈥形式要多種多樣
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不能千篇一律。要從學生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出發,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人入勝。
五.注意課堂導入誤區
★★自以為是——忽略學生的反應
老師設計的導入,都是從自己的理解和預設出發,對學生的問題考慮不周全,忽視學生的反應,導致課堂教學混亂。
★★故弄玄虛——忽視導入的有效性
有的老師只追求導入的花哨,不講究實用的效果。特別是有領導聽課時,過于追求別人的好奇心,而不理會學生的真實感受,導致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與設計的導入脫節。
★★不知所措——模糊了導入的目的性
有些老師的導入用猜謎語,兜圈子,讓學生不知所措,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應該遵循“形散神聚”的原則。否則,將會使教學過程僵化死板。
課堂導入是一門藝術,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只要我們精心備課,找準切入點,就會課未始,趣已生,情已濃,為新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