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鄰接重慶市,東臨宜昌市,南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北接神農架林區。轄恩施、利川兩個縣級市和巴東、來鳳、咸豐、建始、鶴峰、宣恩6個縣。首府恩施市。面積24111平方千米,人口394萬,其中漢族約占45%,土家族約占46%,苗族約占6.5%。春秋時期為古巴國地,1949年設恩施專區,1970年改恩施地區,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年輕的自治州。1993年4月改現名。屬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稱。
恩施市位于清江上游,北鄰重慶萬州區,西鄰重慶黔江區,東臨湖北宜昌市,南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北端接神農架林區,是鑲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1998年被列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因擁有舉世罕見的硒資源而被譽為“世界硒都”,還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華中藥庫”、“祖國三大后花園之一”等美譽。漢時為巫縣地,三國時吳置沙渠縣,元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衛,清雍正六年(1728)改衛置恩施縣,1982年劃縣城關鎮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縣并入。
恩施州域自然風光無限,特別以“雄、奇、秀、幽、險”著稱于世。恩施主要旅游景點有巴東神農溪、騰龍洞,清江闖灘、魚木寨、大水井建筑群、星斗山,恩施大峽谷、水布埡、梭布埡石林,咸豐坪壩營原始森林公園等。
地留問月臺,去謫仙一千四百載;
亭如人好;
圓缺但當觀皓月;
小謫風塵來此去;
月朗夜空寒,星斗一天,乾坤萬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八屬泰觀風,齊岳山高沾化雨;
巴山萬重入蜀境;
![]() | 秀挺五峰奎壁燦;
七級莊嚴,人際風云瞻氣象;
莫光光磕磕頭去;
萬民拱存紫金閣;
別宮雪山,修真清凈界;
骼掩塔中隨左右;
端謹持身家一處;
同敦善果天神佑;
別卻逍遙地;
形跡渾忘征佛相;
夫子既圣矣,至大至剛,是集義所生者;
佛祖手捧佛鐘,佛鼓佛書送佛地;
| |
萬法皆空,兩頭有路通仙府;
結眾生香火因緣,人天歡喜;
拔地千尋,看革井煙濃,清江水繞;
我佛有靈,每樂為忠孝人用;
富貴亦何常哉!看閑云野鶴,四大皆空,說什么萬貫纏腰,千鐘適口;
成形成象真地脈;
仙鶴棲松,非佛國無非佛國;
遠觀峻嶺云峰秀;
夾壁騰輝,佛煙悠明,萬古照徹三千世界;
華容豈報德,是集義所生者;
雖非衡岳,萬點蒼尖明如畫;
學問莫他求,告諸生兩句真言,馬帳虛心,董幃矢志;
雄獅猛獸盤左右;
為忠為奸,難瞞我一雙慧眼;
祭祀必恭,似此焦頭爛額,敬神若斯真古怪;
可以興,可以觀,只是現身說法,漫云其間是假;
富貴貧賤,何莫由此道也;
鐵爐鑄金鐘,利城木子;
騰龍舞天宇,南眺瀟湘,北瞰巫峽,云繞萬重橫嶺,大地馳巒嶂競秀;
一河劈開川楚界;
七歲攻典額;
試問普賢王,何日脫去玉象;
隨張許堅守睢陽,與城俱亡稱忠勇;
鳥道千尋盤峻嶺;
| 制軍仁政,郡伯宏猷,億萬年奪險頻開,惠澤達于行旅;
握建平符節,興利除弊,展布五年,邇來上下相孚,不過為斯民保障;
鐵壁三層盤古塞;
匹馬斬顏良,百計成空皆笑魯;
絕頂高超聯紫氣;
絕頂斜浸江水綠;
一色長天高捧日;
夫子何為,當厄時危乎皆行,有徒眾三千人,無虎賁三千人,惟是論文不講武;
撐天劍氣連齊岳;
此處有崇山峻嶺;
義存漢室三分鼎;
四面云山都在眼;
水由地中行,神功赫赫非容易;
春夢難尋,回首可憐歌舞地;
大丈夫磨刀垂宇宙;
昔年摩崖題刻留勝跡;
十二險峰,東川保障;
欽主愛人真福本;
漢室將軍家,舊澤遙承,三殿賜神,惠播南海;
懸崖脊上建寨樓;
![]() 大地有靈鶴起舞;
| |
無源仙泉;
乾坤如斗大;
斜痕散濕酣朝露;
水下藤崖飛瀑布;
三千世界談笑里;
![]() 堂前雙柏今何在;
常依曲欄貪看水;
| 秋高白帝聞啼鳥;
手執金鞭鎖城口;
歷嘆古今良吏少;
金字非富,紗帽非貴;
廟貌千秋驚法界;
金容顯化九灣地;
圣從自天,駕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而上;
西分巫峽雨;
| |
池深憑魚躍;
精誠所至;
碧水淙淙,流向天然石澗;
深山藏古寺;
崖前山花為客開;
巖懸萬珠云外落;
幾掬清泉注壁空;
石洞靈丹,為民治病,自有幾分仙氣;
路長似龍,曲安祥,折安祥,上下二百三十八步,步步曲折安祥;
![]() 深山聳奇峰,惜乏名流徽韻事;
愿石柱鐘靈,產生沖天杰士;
峻嶺龍蟠,勝接西湖靈秀;
你如犯法腦涂地;
賢者有此樂;
慎五典親九族,溯虞夏商周迄于盛世,心法治法,道會源流,此外別無學問;
垂釣溪邊,看木壟上,游憩市場,縱遇狂風暴雨,只求我精神快樂;
四十八天起灰塵,求菩薩早動龍步;
愿尊老人取履命;
千嶺遙來夾岸峙;
撫黃卷以相依,酒下漢書,字臨晉帖;
| 志奮青云,修竹斜臨千個字;
逝者如斯,幽明總隔一張紙;
修到不夜城,明月三更長射斗;
野含時雨潤;
萬事忘憂樹萱草;
芳草斜陽,淮浦王孫罷釣去;
樽酒熟時留客醉;
尊中有酒文園會;
風雨摩挲清歲月;
清宵瀹茗留住客;
堂開百忍家聲遠;
絳帳宏開,聞弦歌而知雅意;
萃此地讀書種子;
劃清江以南,萬疊蒼山,文治光華凌風起;
文章壽金石,六十年判斷江山,君真豪杰之士;
雨露沾三代,風霜歷四君,還看月擁卿云,南極一星朝北斗。
老聃先甲,正則同庚,想當年渡湘水而南來,出函關而西去,空遺下幽蘭九畹,靈芝一莖,留與諸生齊上壽;
桃李滿公門,西沙渠,東峽谷,南容美,北景陽,指秋水以為期,瓣香敬祝詩夫子;
與佛借蒲團,坐看清江留日月;
立定腳跟排云陣;
直北三千里,骨肉音書渺何處;
嫡長為張氏大宗,三弟泣,四子血,十孫哀,過眼看星霜,六十二年終塵土;
為三班總領,作八品軍功,有權有勢,許多舉貢生監,俯首甘稱門下士;
今朝薄內有名,大人旁邊須應點;
清江書屋聯作者張仲羲,號春谷。建始車營人。光緒七年由縣學廩生奉詔入太學,曾從戎朝廷,后參加維新,變法失敗后,遣回原籍。據傳任施鶴道道員。 | |
左右如在,想當年鐘鼓飛來,欲世人革面洗心,聞聲省晨暮;
松煙柳月,歷亂迷離,杜子美浣花當如是矣;
| 云陽寨下將軍府;
憑欄極目,鶴城風光歸眼底;
| |
南梁武勇成雙士;
北闕文章經國策;
靈顯香山,佛德崴崴成大士;
濟世救命,全賴先生挽劫難;
青山綠水作藩籬,何須三里之城,七里之閣;
| 湯武之前,官卑德美;
威冠百王,豈但三楚歌明德;
莫學豪劣貪污,奪利爭名,轉眼終歸喪敗;
![]() | |
百里雷霆驅石馬;
![]() 威名赫赫傳千古;
一粒斜陽樵綠野;
提起寰球烘白日;
學道本夙心,幸入手一宦,雅稱鵝湖家世;
需王侯必至;
善戲謔兮,把往事今朝重提起;
公曾經過這里,我亦游到公鄉,千載下感希芳躅;
眼前皆赤子;
滿院萃英流,看笏山毓秀,瀑水揚清,四圍虎踞龍蟠,都足壯文章膽氣;
煙霧迷天,待我等重開世界;
定一心中知向往;
| 長朝長朝,天天長朝;
石質煉真元,功高宇宙;
威德服中西,功高挽劫;
無忠無孝,休在他鄉求神佑;
一心轉炎劉,千里尋兄添義氣;
本煉補神巧,欲挽狂瀾來大水;
皇極大乾坤,八百諸侯朝帝闕;
能記當年俗語;
開天辟地六只手;
四萬同胞,云霓是望;
懷抱一部青囊,拯救百姓出苦海;
觀察維嚴,誰謂紅羊能挽劫;
岸轉涪江,倒流西北三千里;
士農工商,爾宜各守本分;
五行幺老閭;
| |
樓臺數級原無地;
![]() 仙山明月高僧住;
水底有天懸日月;
| 有碑在咸康,百代年前成古寺;
有心修佛界,遙看裊裊炊煙,煙色山色云霞色,色色皆空;
門對青山千古秀;
杯酒斬顏良,豪氣英風驚袁紹;
丁年日暖,看初出魚龍,層層變化;
| |
扁舟從山外飛來,劈開兩岸青山,好乘長風破巨浪;
曰大曰化曰神,道原為一;
| 違親不孝,背君不忠,敢辭瘴雨蠻煙,采藥當年心最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