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是讓很多家長最為困擾的問題。大多數家長能看到的只是孩子不愛學習的這個結果,而并沒有想過是什么導致了孩子的不愛學習。根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不能清晰的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愛學習就一味對孩子進行責怪,那么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適得其反。
一、“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根源:不了解自身潛能優勢
這類孩子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在放棄的邊緣。根源于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這類孩子的家長需要全面充分的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潛能優勢,并不斷對孩子給予鼓勵。
二、“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知道為啥而學”根源:目標不明確
這類孩子不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多數是為父母、為老師、為考上好大學而學,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沒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隨大流,過一天算一天。這類孩子的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專業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才能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三、“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會學”根源:學習技能低
這類孩子的學習技能發展滯后,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任務經常完不成、容易陷入書山題海、產生知識漏洞。針對這類孩子家長需幫助孩子多方面進行提升如:學業目標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課堂學習效率、各學科學習技巧等學習技能。
四、“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學不會”根源:認知能力低
這類孩子與學習有關的基礎認知能力比較低,比如:學習記憶能力、思維轉換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均有待提升。這些能力有一項不足則直接影響學習效率,且學生盡管在學習上付出很多努力,但收獲甚微,還會嚴重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孩子自認為自己學不會從而很可能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所以家長在平時應對孩子給予更多的關心,及時與老師保持溝通,共同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提升。
五、“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沒法學”根源:情緒不穩定
這類學生容易受周圍環境、人際交往等因素影響從而無法安心學習。比如常見的考試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堅持性差、厭學、抑郁等等,這些困擾過度地消耗了學生的心理資產,縱使潛能再好也得不到最大的發揮,最終學習也受到嚴重干擾。如果家長發現了孩子有以上的狀況,就要和孩子進行及時的心靈溝通,了解影響孩子的外圍因素,從而更好的幫助孩子脫離干擾,回歸學習的正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心急。過度的著急只會讓家長被蒙蔽雙眼只注重結果,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就不能從根本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所以專家建議,家長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心靈上的交流才能讓家長更了解孩子,及早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