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教學目的:
1、理清文路,了解線索。
2、通過典型事件表現藤野先生的優秀品質。
3、理解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
教學重點:通過典型事件表現藤野先生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魯迅曾說過,給他一生影響最大的有三位老師。三位書屋里極方正、質樸、博學的壽鏡吾先生,革命家章太炎,還有一位就是異國的藤野先生。(板書課題)
在一般人看來冷峻、甚至有點愛挑剔的魯迅先生,在事隔20年后又是如何評價藤野先生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相關段落。
二、學生閱讀魯迅對藤野先生的評價。
1、
2、“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你認為魯迅是真的不知記起藤野先生的原因嗎?你能從此段中找出一句話回答這一原因嗎?
3、藤野先生對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出發點是什么?請用文中6個字回答。
(為中國、為學術)
4、再讀本段,進一步體會作者對這位日本學者的深情。
三、1904年夏至1906年初春,魯迅在日本留學。第一次向魯迅走來的藤野先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找出相關段落。——初次相識
1、請學生閱讀肖像描寫段。
2、就是這么一位“其貌不揚”的老師,從此段也可以看出他對待工作的態度?
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那些大大小小的書,便是從最初到現今關于這一門學問的著作。
3、課文不僅寫魯迅親眼“目睹”先生的情況,還“耳聞”先生的哪些其他情況?由此能看出什么?(生活簡樸、衣著樸素)
四、“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藤野先生使我感激、給我鼓勵,表現在與先生點點滴滴平凡往事的交往中,主要有哪些事件呢?從這些事件你能看出藤野先生的哪些品質?
事件一:為“我”添改講義——高度負責的工作精神,毫無民族偏見的友好態度
事件二:為“我”糾正所畫的解剖圖——對科學一絲不茍,對學生循循善誘、嚴格要求
事件三:關心我的解剖實習——教會學生尊重科學
事件四: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五、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瑣事很多,為何只提及這四件?(典型性)
六、這么好的老師,他不僅認真“教書”,還注重“育人”,魯迅為何最終選擇與先生的“別離”呢?從課文中找出相關段落。
24——31節
1、學生閱讀24——31節。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事件內容。
3、匿名信事件:(體會重點句子中所包涵的魯迅的情感)
4、看電影事件:魯迅去日本的初衷是干什么的?那為何看電影就改變了他的選擇?
七、離開時師生情感如何?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表達出嗎?
八、為了表達對先生的懷念,魯迅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呢?請分別用三個字概括。
九、課文題目是《藤野先生》,與先生的相識、相處、惜別均在仙臺,那為何還要寫1—2節有關東京的事呢?
十、結合板書歸納本課所學。
十一:作業
1、老師在上課時將4-5節去掉了,你覺得可以嗎?說說你的理由。
2、藤野先生給魯迅留下深刻印象的到底是他的“教書”還是“育人”?在你的成長歷程中有給你重要影響的老師嗎?拿起手中的筆在采蜜本上寫寫你心目中理想教師。
板書:
仙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