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導學案
寫作訓練——立意(二) 主備 王繼軍 審核 2009-5-14
第一課時 寫作指導
立意 ,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題,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那么,就初中記敘文來看,一般都有哪些立意方向呢?
一、 方向要正確
所謂正確,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要健康、積極向上。立意正確是寫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評價文章的重要標準。一般來說,我們的立意要與我們目前國家社會倡導的公德相一致,要與當前的時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頌真、善、美,抨擊假、丑、惡,提倡以人為本、愛國、誠信、環境保護、無私奉獻等等。
二、 情感要鮮明
情感的鮮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確,該批判的批判,該歌頌的歌頌,并且在你的語言中要飽含感情。感情的鮮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態,夸大其辭,沒有分寸,這樣反而會讓人感覺作嘔。所以說,我們的感情表達真實可信才會感人,才會打動人。
三、 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們能透過事物的現象去挖掘其內在的本質,思考出對人生,對社會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能在一般人認識上再進一步,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那一點,并能給人以啟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們對眼前的事物作仔細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內在聯系,并能用文章的語言表達出來。
對于記敘文的深刻更多地是關于人生社會的啟示與感悟。
四、 思維要創新
思維的創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維定勢,打破常規去思考、分析,找到我們自己獨特的創見,給人以啟迪。
考場作文不論以何種形式出現,一般都會給考生以思想馳騁的余地,我們就可以突破常規的思維習慣模式,從相似、相關或相反的方向思考,進行有積極意義的創新思考,拿出與眾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滿個性化的語言,向我們真實地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察、感受、思考和認識,讓讀者也從中得到啟示。
但是,創新決不是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標新立異的胡編亂造,它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一般規律,這樣才能讓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錯過太陽我不哭
去年六、七月,我經歷了人生路途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先是中考落榜。我的落榜其實早在預料之中。去年中考前兩個月,我的父母遭遇車禍永遠的離我而去。在那個無法用語言表達傷心的苦痛日子里,我幾乎對前途喪失了所有信心。我只想去遠方打工,以減輕母親的辛勞。
母親的想法卻和我大相徑庭,她堅決要求我去讀書,至少也要讓我讀完大學。在那些天里,我和母親整天為這個問題爭論著,一直僵持到中考結束。所以,我的落榜是注定要發生的。
落榜后的那幾個月,開始時我是有一些輕松,因為我覺得終于可以去打工為家里掙些錢了。誰知跟著同村外出打工的人到了西安的那個建筑工地,我便開始了身心兩方面嚴重的摧殘。我的身體本來就單薄,但建筑工地的老板毫不憐憫我什么,成人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一天至少要干十個小時。還沒有一個月,我的身體就吃不消了—— 一次感冒后高燒不下,只得讓同村一起打工的人將我送回家里。
病好后我失落到了極點。我窩在家里,不想見任何人,我覺得自己真是沒用,這樣的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
一天傍晚,母親去坡上放牛沒有回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第一次在夕陽的余暉中走出家門。在通向高坡的小路上,忽然,我聽到有人唱歌的聲音,不,確切地講那不是唱歌,而是一陣喉嚨的嘶鳴。我順著聲音望過去,一個孩子正趕著羊群向我走來。當我看清那張臉時,我驚呆了:那臉是黝黑黝黑,沒有鼻子,嘴唇翻裂,一只耳朵也好像沒有……而那個人好像沒有看見我似的,仍然是一邊唱歌一邊將羊群往回趕。
這時,母親恰好趕著牛過來了。她告訴我那是鄰村的一個孩子,幾年前發生火災燒成這樣的,這段日子在我們村他的親戚家住著。
突然間我有了一種釋然的快感,心里的自責和失落消失殆盡。因為同這一個孩子相比,我的苦痛算什么。我想起泰戈爾的那句話:“我曾經錯過太陽,但我不哭泣,因為那樣,我還將錯過星星和月亮。”
那時那刻,我便有了重讀的強烈愿望……而今天,我又一次坐在了中考考場……
滿分理由:
本文通過記敘“我”在人生路途上遭遇重大挫折后的自責失落,卻因無意之中見到一被火燒殘的孩子而悟理,并最終迅速奮起的事件,揭示了“凡遇失敗,切莫自責不已”的主題。本文的語言流暢、凝重,與文中記敘的“我”遭遇挫折后自責失落的心情較為合拍。而泰戈爾“我曾經錯過太陽,但我不哭泣,因為那樣,我還將錯過星星和月亮”。詩句的運用,不但增強了文章的厚重感,對揭示中心和切合題意也大有益處。本文的標題是從文中引用的泰戈爾的詩句演化而來,它至少具有如下兩個方面的優點:一是設置懸念,促使讀者將文章讀下去,在讀中自解懸念,受到啟迪。二是定文章一個積極的基調,對文章主題進行暗示
小草之歌
我是一棵小小草,上天賜給我一身綠色,讓我扮綠春天。
——題記
獨自一個人漫步在大街上,競賽的失利,朋友們的誤解,似一塊塊巨石,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風中傳來清脆的風鈴聲,將我的思緒帶到三年前。
三年前,我如同一只雛雁,踏入中學的大門。我睜大好奇的眼睛,心情興奮而又緊張。那時,我暗下決心:我一定努力,開辟一片新天地。但一切來得都是那么突然,中學的生活是由競爭組成的,有時競爭相當殘酷。我初來時的那份堅定信念,在一次次的考試中一點點消逝,最終蕩然無存。我意識到:在這個偌大的校園中,我只是一棵小小草,我只配躲在角落里茍延殘喘,春天不屬于我。從此,我封閉了心靈,遠離了同學。自卑成為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班主任老師看出了我的心事,他找我談話,“你整天在那兒低頭無語,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搖頭。“那你為什么不活潑起來,融入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之中呢?”“我沒有資格,因為我學習差,我只是一棵小草……”我囁嚅道。班主任笑了,他說:“小草也是春天的一分子啊?沒有小草的裝扮,春天會是什么樣子?牡丹盛開,芍藥吐艷,玫瑰放香……它們固然美麗,但小草也會開花啊!它們有它們的特點,小草有小草的個性,在開花這一點上,并沒有本質區別!我相信:你這棵小草一定會開出美麗芳芬的花!”班主任的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我說:“老師,您是說我還行?”“當然行!只要你愿意接受陽光雨露。”
老師的話,給了我勇氣和力量,我發現我前面是一片藍藍的天。在學習的征途中,每當我遇到困難要氣餒的時候,我都會對自己說:“我是一棵能開花的小草!”這時,我會重新振作起來。就這樣,我的成績一天天好起來,我的朋友也一天天多起來。每當我小有收獲的時候,我都會唱一曲我自己的《小草之歌》:“沒有花香,沒有樹高,但我要做一棵人人知曉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陽光啊陽光,你把我喚醒;春風啊春風,你把我吹綠;河流啊山川,你把我哺育;大地啊母親,我在您的懷抱開花,我會開得很好,很好……”
點評:
這篇作文獲得滿分,得益于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首尾呼應,特色鮮明。開頭的題記,點明了小草的作用,并以此來比喻自己,切合全文內容,與作文主題相得益彰;結尾化用歌曲《小草》,既深化中心,又幽默生動。
二是敘事具體,描寫細膩。本文詳細地記敘了自己自卑的成因、表現以及克服過程,記敘重點突出,詳略得當。通篇主要用對話展開情節,人物語言個性鮮明,高度凝練。此外,本文的心理描寫也較細膩傳神。
三是構思巧妙,扣題較緊。本文用“小草”比喻自己,用“開花”來比喻自己取得的成功,扣緊了“每一種草都會開花”這個話題。從視自己為一棵小草不會開花,到班主任認為“我”雖是小草但能開花,再到“我”最終開花,處處扣緊話題,使得作文渾然一體,結構緊密。
靜對花開花謝
天上的星星現了,空中的月亮來了,門前的花兒開了……
天上的星星去了,空中的月亮走了,門前的花兒謝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花開花謝乃自然規律,讓我們靜對花開花落!
花開花謝又復開,草綠草黃又復綠。在這樣的輪回中,大自然變得多姿多彩,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啟示我們:每一種草都會開花,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
霍金,相信你一定聽說過,他是一株草,一株不自慚形穢、頑強向上的草,他身體殘廢,條件艱苦,其困難可想而知,可又有誰聽過他的嘆息、抱怨?他好像冰山下的火種,外表雖陰冷孤傲,內心卻熱血沸騰,憑借著不屈的意志,他成功了,他這株草開花了!開得芳香四溢!那么當你的勇氣快要被寒冷的雪山擊潰時,為什么不想想山上圣潔的雪蓮正等著你美好的祝愿呢?當暴風雨敲打你冰冷的心時,為什么不想想雨后的彩虹就要出現呢?當你苦心設計的計劃將要被別人的不屑淹沒時,又為什么不想想“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名言呢?當夜色襲來時,何不想一想黑夜已經來了,光明還會遠嗎?困難挫折好似花開花落,讓我們靜對花開花謝。
你可曾讀過高爾基的三部曲?高爾基是一朵花,一朵成功的花,但你可知道,過去的他——阿寥沙,卻是一株草,一株苦難的草。在童年,他飽經滄桑,在風雨中飄搖,但是,他憑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斗志,最終由一株草變成了一朵花,它盛開了!盛開在千百萬人的心中!
花即是草,草即是花,讓我們靜對花開花謝。
花朵是植物的心靈,是一棵樹或一株草的心靈,花開花謝乃人之常情,也許,她現在凋謝了,但來年,它們又會在河畔,在山澗萌芽、長葉、開花,重新點亮生命的光輝。讓我們靜對花開花謝,銘記每一種草都會開花!
點評:
本文的“亮點”較多。首先,題目擬得好。在眾多的考場作文中,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好題目并不多見。這個題目扣題較緊,正是因為“每一種草都會開花”,所以需要我們“靜對花開花謝”。其次,本文的開頭當屬“鳳頭”,兩句景物描寫,排列整齊,對仗工整,引人遐思。第三,說理全面。既寫了草會開花,也交代了花的開放離不開草,并用名人的事例加以佐證,說服力強。第四,本文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用了較多的反問句、排比句,汪洋恣肆,鏗鏘有力,增強了語勢。
“學花”落馬記
“下面我宣讀一下期中考試名次!”
班主任的話一出,下面靜悄悄的,靜得令人窒息,每個人都豎起了耳朵,生怕聽露一個字。
“XXX,第一名!”
我的頭“嗡”的一聲,“天啊,我是第一名!”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班主任下面的話我幾乎沒有聽見,我只沉浸在喜悅中。升入初中以來,我牢記父母的囑托,廢寢忘食,爭分奪秒地學習。兩個月來,我的心中只有“學習”兩個字,我的活動地點每天都是“三點一線”。我這樣拼命,為的就是父親那句話:“你現在是初中了,可不比小學。那里高手如林,稍有不慎,你就會掉隊!”我就是帶著這樣的壓力學習的,因為以前,我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
“看來,初中生也不過如此!”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我真是多慮了。”
此后的日子里,內心世界一片平靜的我不再平靜了,班會上介紹學習經驗,年級會上作典型發言,和任課老師合影留念,同學們也送我一個綽號“學花”……鮮花和掌聲淹沒了我。我不再是以前那個走路低頭、整天沉默寡言的我了,我在宿舍里高談闊論,在教室里趾高氣揚。我覺得,和同學們相比,我是白天鵝,他們是丑小鴨;我是仙鶴,他們是雞群;我是花,他們是草……因為我是第一名!
很快,期末考試又結束了。我堅信我這朵“花”一定會長盛不衰的。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我是15名,而班里被我視為小草的霞卻是第一名,我百思不得其解。“她怎么會考第一名?上次她可是班里25名啊!”
很快班主任老師找我談話了,站在辦公室里,我耷拉著腦袋,等著挨訓。班主任看著我說:“怎么?你這朵花蔫了?談談成績下降的原因吧?”“老師,我……”我那不爭氣的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
班主任語重深長地說:“找回以前的那個自己吧!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朵花,也都是一種草,每一種草都會開花,但卻不是每一朵花都能長盛不衰,以花自居的人往往會失敗。我希望你能始終把自己看成是一株草,而讓花盛開在別人的心里。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重重地點了點頭,說:“老師,我明白了,您是讓我不要驕傲,永遠謙虛,對嗎?”
老師笑了,我也笑了。是啊,每一種草都會開花,我又有什么可值得驕傲的呢?我步履輕松地走出了老師的辦公室。
啊,外面的空氣好清新,陽光好明艷,景色好美麗!
在學習上一帆風順、被同學們稱為“學花”的“我”,卻在一次期末考試中“落馬”了,原因何在?原來是成功之后的“我”以“花”自居,驕傲了。忘記了自己曾是一棵草,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就會沉醉于眼前的小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會落后。這是多么深刻的立意啊!和其他的考場作文相比,本文立意的角度也是獨特的。一般的考場作文,都立意為“我平凡但我能成功”,而本文避開了這一點,另辟蹊徑,這正是小作者的高明之處和勝人之處。
點評:
在敘事手法上,本文也獨具特色。開篇敘事,單刀直入,顯得干凈利落,走出了時下考場作文為“鳳頭”而“鳳頭”的寫作誤區。在材料的選擇上,突出“點”,詳寫了期中考試后的班會課和辦公室里師生談話的內容;略寫或不寫“面”,自己平常的表現只做簡要交代。這樣處理,作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第二課時 創作樂園
學校準備組織我們搭車到百里外的縣城去參加作文競賽。我們一聽,又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我們能夠坐上大汽車去縣城里看看,擔憂的是,我們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賽過城里的學生嗎?頭發花白的老校長看出了我們的憂慮,他就說:“你們常常上山下田,誰能說出一種不會開花的草?”不會開花的草?。我們想了半天都搖搖頭說:“老師,沒有一種草是不開花的,所有的草都會開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長笑了,說:“是的,孩子們,每一種草都是一種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種草,而生長在田地邊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種花啊。不論生活在哪里,你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一種草,也都是一種花。記住,沒有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種草!”
請以”每一種草都會開花”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說真話,敘真事,抒發真情實感。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文中不得出現與自己真實身份相關的地名、校名、人名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