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
——半命題作文指導
陸可愛 范康康
半命題作文也叫“補題作文”,即將一個完全命題省去一部分,變為一個不完全命題,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補充完整,然后按照命題作文的要求作文。
一、命題方法:兩條大路通羅馬
半命題作文在各級語文考試中都有所出現,一般有兩種命題方法:
一種是只有題目,沒有其他說明或提示。如:《第一次 》,在這種情況下,作文題指向性比較明確,大家能自然地按題目指向去構思寫作。
另一種是不僅有題目,還有其他的提示或說明,或提供一種情境,或提供一個思考方向與選擇范圍,指出在一定的限制。如: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蘊含著追夢的艱辛,成功的喜悅,挫折的苦痛,孤獨的寂寞……此時,你需要看看周圍甜蜜的微笑,聽聽身旁溫馨的話語。請以《生活需要 》為題,寫一篇文章。提示與要求:在題目橫線上可填上適當的詞語(如互助、歡樂、掌聲、陽光、理智、感動……)使題目完整。
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看清題目的說明與要求。半命題作文雖然提供了“填空”的自由,但題目本身就含有指向性,因此“填空”的內容就必須受限制,“第一次XX的經歷”與“一次XX的經歷”自然不同。何況題目的說明與提示更限制了我們構思的方向與選擇的范圍。所以說不管遇到怎樣的題目,都需要我們看清要求,積極思考,充分調動生活積累,既不要讓思想因題目的限制而失去了自由與靈性,也不能讓思想“跑野馬”而失去了方向。
二、本質特點:三只橄欖迎風搖
這種題目從本質特點上講,只是劃定了一個寫作范圍,而把選材、立意的自由留給了作者。一般來講,半命題作文在三個方面給作者以“自由”:
1.重在讓考生自由選材。如文題《 的樂趣》就是如此。做此類題,要在選材上仔細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為原則,反復比較,篩選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義,最容易寫好的材料,完成題目并進行寫作。
2.重在讓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題《做人要 》。做這些題目,要以“立得住,站得穩”為原則,認真考慮立意角度,寫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達自己的心聲。
3.既重自由選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題《現代科技帶來的 》。做此類題,要把它“當作”一篇自由擬題作文來寫,把選材、立意構思放在一起,通盤考慮,反復比較之后才能落筆成文。
三、結構形式:四朵金花競相開
半命題作文主要包括前空式、中空式、后空式和雙空式:后空式如《現代科技帶來的 》,《我不再 》等。前空式如《 的滋味》,《 之間》等。中空式如《當我面對 的時候》。雙空式如文題《 真 》《 喜愛 》等。
四、補題技巧:三點頭茶滿香溢
半命題作文的技巧,主要表現在將半命題作文變為命題作文的“補題”技巧。把題目“補”好之后,就是命題作文了。半命題作文的補題,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1.點示范圍式補題。這種形式的補題所形成的一個完整命題,既不能表現題材,也不能表現主題。它只是一個寬泛的點示寫作取材。如文題《當我面對 的時候》可補寫為《當我面對成功的時候》,補寫后的文題是一個寬題,“面對成功”的感受怎么樣,需要自選題材,來進行恰切的表現。
2.突現材料式補題。這種形式的補題突現了作者最為熟悉的題材,它表示作者沒有取材的困難,全篇文章用作者選定的材料來表現一定的主題。如文題《我有一個好 》,填充后的文題可為《我有一個好習慣》,作者必須通過寫“習慣”來表現自己的“好”,來表現文章的主題。
3.立意角度式補題。此種形式的補題將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確定,作者必須選出一定材料來表現這種立意。如文題《我不再 》,完成題目后可為《我不再天真》,這“不再天真”人生越嚴肅,就越是需要詼諧,——天真就是作者所要表現的主要內容。
五、注意事項:成就美文三級跳
面對半命題作文,同學們在寫作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仔細審題,看清題目要求。要細心研究題目中的“另一半”,先弄懂題中提供的詞語意思,再確定橫線上可填哪些詞語。如果題中要求“只能從提供的詞語中選擇一個”來完成題目,那么就只能從備選詞語中選擇一個填在橫線上;如果題中既給出了一些供選擇的詞語,又在后面打上省略號或出現“等等”字樣,則暗示你既可選用題中提供的詞語,也可用自己想寫的詞語來完成作文題目,但在選擇詞語時,必須考慮題目中提供的上下文語境,不能隨心所欲,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如上面例子中的《生活需要 》,此題要求:“橫線上可填上適當的詞語,如互助、歡樂……”。這就意味著在補題時,可以超出題中提示的詞語范圍,可寫生活需要愛心、勤奮、親情等,而題目中“追夢的艱辛,成功的……”告訴我們橫線上的詞語一定要是針對“艱辛,喜悅、成功……”的“治病良方”,比如“甜蜜的微笑,溫馨的話語”之類。但如果它的題目是這樣要求的:“在‘互助’、‘歡樂’、‘掌聲’、‘陽光’這些詞語中選取恰當的詞語填入橫線”,我們就不能超出其給定的范圍,而只能在這幾個詞中選擇了。
其次,在構思之前,要根據題目的表述選取與題目相稱的文體。中考文題對文體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種形式。一是明確規定只能寫一種文體;二是明確規定可以寫多種文體。而很多半命題作文,題目本身就帶有文體傾向,如果把握不準確就容易寫偏。如《第一次 》應該是敘事性的記敘文,《 之行》應該是寫景記游的記敘文,《我的 》(父親、母親、老師等)應該是寫人的記敘文。有時,題目比較寬泛,不帶有明確的文體傾向或文體限定,這就讓我們擁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間,可以根據自已的特長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