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導自改,突出批改的主體觀
批改作文,是語文教師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學校領導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細、認真當作衡量語文教師工作態度的尺碼。葉圣陶對此頗有感慨:“教師改作文是辛苦的,幾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勞而少功?!保ā度~圣陶語文教育倫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494頁。一下只注頁碼)他對自己從事作文教學感悟極其深刻,在《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中論述較多:“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得到過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彼肿⒁鈱W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多次在文中倡導讓學生自己改作文,“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認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為什么提出學生自改這個問題呢?除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他從反面作了論述:“從來讀書人筆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師給改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幾,當然沒有統計過?!比~圣陶非常注重學生指導,他有一居精辟的話,那就是“教師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保?17頁)
二、 肯定優點,體現批改的激勵觀
青少年的“情感效應”極為明顯,當代學者認為:“情商”甚于“智商”。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是作文教學中較為棘手的問題。葉圣陶早在1963年的一封信中就曾說過:“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保?23頁)他強調,寫好批語要“考慮怎樣才能鼓勵學生、啟發學生”。(537頁)他很注重情感的激勵機制。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學生能力的發揮,與心理狀態密切相關。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采取積極態度,則學生的能力可以發揮80~90%,而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發揮20~30%。這說明,其中50~60%的潛力,是能夠通過積極評價激發學生動機而遞增。于漪老師對葉圣陶先生的這一觀點理解得較為深刻,她認為“講評應在正面激勵,評出練筆的信心,評出練筆的熱情?!保ā队阡?a >語文教育論集》502頁)
三、 巧于點撥,立足批改的啟發觀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育就是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學的客觀規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藝適時而巧妙地啟迪誘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幫助他們學會動腦思考和語言表達、生動活潑、輕松愉快地獲得發展,是啟發教學的重要內涵。葉圣陶非常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啟發誘導。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寫道“多方善誘導,厥績將無倫”,將啟發誘導提到很高的地位。在作文批改中,他更注重對學生的誘導,“為學生改易文稿,令探索所以改易之故,此一舉尤堪稱美。”(727頁)在對作文批改所作的闡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觀點?!八^批,無非向學生說幾具提示的話,引導他們去思考,該怎樣想才對,該怎樣寫才好。所謂改,無非給學生示范,那樣想不適合,那樣寫不妥當,一定要這樣想,這樣寫才對頭。”(727頁)因為“學生接到這樣的改本,見自己的文字差不多都包在向下一勾向上一勾之中,大概是不大肯去揣摩的,望了一望,就塞進抽斗里去了。”(94頁)
葉圣陶對啟發的偏愛,表現了他對拓展學生思維,驅動學生學習動力的深刻見解,反映了他“以學生為本位”的學生館。他衡量優秀教師的一個重要標準也是啟發誘導。“故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聯系,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721頁)這與贊科夫的“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引自李如密《教學藝術論》217頁)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 形式常新,實現批改的多樣觀
作文批改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把教師批改作文作為批改的唯一形式,葉圣陶是持否定態度的。對教師的精披細改他提出疑問,“是不是可以改變方法呢?我看值得研究。”(494頁)他本人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除了他傾情于學生自改外,在與人交往的書信中,他提出了“全班改、輪流改、重點改”等形式,他指出教師要有教學機制,要有改革精神,不斷探索作文批改的新路子。“教師可以本其經驗而創造,輪流改、重點改之外或更有他途。”(724頁)他特別推薦兩種批改方法。其一,是師生共改?!叭缫阅骋粚W生之文為材料,出于黑板,師生共改,而教師于此際起主導作用?!保?4頁)其二,是面改,“給學生改文,最有效的辦法是面改?!保?89頁)兩點都注意師于生之間,教與學之間的和諧融合。但他又意識到,這樣改法,耗時費事,教師的工作量加大,“當面改不是經??尚械霓k法”。(489頁)可見,作文批改不能拘泥于某一種形式,要富有變化,在“既節教師之勞,不損學生之益”的情況下,“兼采其他辦法”是葉圣陶批改方法的重要核心。
葉圣陶和語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僅從作文批改的角度,管窺一斑,旨在引玉。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只要深入研究,刻苦實踐,大膽改革,必將創造語文教學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