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周末和媽媽一起在游樂場玩耍,公司打電話通知媽媽要加班,媽媽只好對米米說:“米米乖,我們回家吧,媽媽下午有事,下次再來……”“不,我還沒玩夠呢!”媽媽苦口婆心地說了半天,米米就是不依,媽媽生氣地說:“好啊,你自己去玩,我不管了。”誰知道米米聽了這話竟然就跑去玩碰碰車了。媽媽納悶了,怎么連這話都聽不懂啊!其實媽媽不知道,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此時米米把媽媽的反話從正面理解了。由于幼兒思維具體形象,不善于分析事物的內在含義,難以理解語言的寓意,因此對幼兒進行教育時,家長或教師一定要堅持正面引導的原則,切忌講反話,或嘲笑、諷刺幼兒。例如,在幼兒園做早操時,一個孩子縮脖、貓腰,老師諷刺道:“明明走得多好啊,跟小老頭似的。”其他孩子也都學著縮著脖、貓著腰。正確的做法是正面引導,表揚走步正確的孩子,例如“小軍走得多精神,真像個解放軍!”孩子們聽了,就會學小軍,抬頭挺胸,走得很有精神。堅持正面引導的原則,用身邊的榜樣感染,對幼兒是非常重要的。空洞的說教和嘲諷,無論是對孩子心理的發育,還是對教育的正常進行都是有害無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