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二十多年過去了,各種版本的《紅樓夢》也一遍遍被翻拍,但使我們難以忘懷的依舊是一九八七年版的《紅樓夢》。說到賈寶玉,我們不由自主想到的是歐陽奮強;林黛玉,則是陳曉旭的“似蹙非蹙罥煙眉”、“似喜非喜含情淚”,我們會認為:林妹妹就是陳曉旭,陳曉旭就是林妹妹。
成功的造型在影視作品中非常重要。成功的造型可以幫助演員與原著中的角色達到最大的契合,也讓觀眾“錯覺”地認將角色與演員統一起來。
楊樹云是我國著名的化妝大師,也是八七版《紅樓夢》的總造型師,林黛玉的造型就是出自他的設計,對于這個造型,楊樹云在接受搜狐的采訪時介紹說,那是根據小說原著里面的詩句設計的。
當時是受命于王扶林導演,他把所有造型的事情都交由他處理,而且還參加了一部分選角的工作。當時也有兩三個女孩子是扮演林黛玉的,包括鄧婕最先報的都是林黛玉,但是在看到陳曉旭,王導還有其他幾個人都一口認定這就是林黛玉。當時我們就感嘆:“天上掉了個林妹妹。”
楊樹云認為,陳曉旭和林黛玉最像的是臉型和眼睛,但是眉毛卻并不是小說的那樣。很多人說林黛玉的眉毛怎么是往下的,被陳曉旭聽到了,她也覺得不好看,就板著臉找我,當時我就告訴她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我把那些描寫林黛玉的詩念給她聽,也給她分析為什么這樣做。
楊樹云說,陳曉旭就是一個很聰慧,也很通情達理的人,她聽了之后也覺得我說得不錯。但是他們剛來北京的時候,畢竟才17歲,18歲的樣子,難免會有一些情緒。
談到陳曉旭,雖然已經去世六年了,楊樹云說,但是他還是記得她最清純的樣子。
林黛玉
1 .似蹙非蹙罥煙眉
“似蹙非蹙罥煙眉”是黛玉的最大特點。我之所以喜歡清代改琦所畫《紅樓夢圖詠》中的黛玉,是因為他刻畫黛玉的形、神、氣質接近原著,成為我探索“紅樓”的一把鑰匙……
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坐在化裝臺前,我用眉鑷去修她的眉型,漸漸地出現了一種前高后低的八字眉。曉旭驚叫起來:“我不喜歡倒八字眉!這讓我怎么見人?”我深知同演員合作對化裝設計是多么重要,便耐心向她解釋:“書中說黛玉長的是罥煙眉,沒錯吧?”曉旭點點頭。我便向她講述了自己對“罥煙眉”的理解。
“罥”即掛也,“罥煙眉”是說眉毛像中國水墨山水畫中飄掛在山腰的青煙,這里說出了眉的色彩。我 們再從曹雪芹的好友郭敏的《曉雨即事》的詩句,“遙看絲絲罥煙柳”、“煙柳蒙蒙”、“輕煙細柳”,來感受一下“罥煙眉”吧。古代描述這種淺淡的眉型,還有一種叫遠山眉。《西京雜記》中記載:卓文君的眉淡而曲,望之如遠山,號“遠山眉”。這里面既有形又有色,“煙”比“遠山”似乎更富有詩意。《楊太真外傳》記載,唐明皇曾令畫工作《十眉圖》,其中有“涵煙眉”。“涵煙”雖與“煙”有相似之處,從實質上講“罥煙眉”比“涵煙眉”更為清淡輕盈,更有詩情畫意。黛玉“身體又極怯弱”,清淡的眉是符合她生理特征的。黛玉平日多愁善感,畫家改琦好就好在別于“千人一面”的畫匠,為她畫了一對“愁眉”。有關“愁眉”的記載見《后漢書》:梁冀之妻孫壽,創新妝巧樣,改驚翠眉為愁眉。白居易的“雙眉畫作八字低”更見其形。
《紅樓夢》是一部詩化小說,它用極精練概括的語言描繪了人物的形、神,初讀起來覺得非常抽象不具體。電視是視覺藝術,化裝工作是將形象的藝術真實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因此就得翻閱大量的史料記載、詩詞、筆記小說、現存繪畫加以研究對照,找出其中造型的規律,才可變抽象為具體。
曹雪芹吸收了古代佳人眉的特色,又加上“兩彎”二字,把黛玉的“絕代姿容”、“稀世俊美”都給“彎”出來了。“蹙”同“顰”,都當“皺”講。《莊子·天運》篇中相傳,“西施病心而顰”,“捧心而蹙”,這是一種病態美。黛玉初進賈府的新奇,母喪悲哀憂傷的心情,見到賈母的心酸,連日車船勞碌怯弱不勝,與寶玉初會的驚愕,此時此刻復雜的心情,用“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 再配上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再恰當不過。既與古代任何美女眉的描繪都不雷同,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又與情節緊扣,足見曹雪芹觀察生活之細膩,對女性研究之透徹,他集中了歷代仕女美之大成,塑造了一個空前絕后、舉世無雙的林妹妹。我問她:“曉旭,眉毛還拔嗎?”“拔!為了藝術。”曉旭欣然回答。
鏡中的曉旭漸漸向黛玉接近。“你把我的眉頭畫深一些。”曉旭對我說。“黛玉眉頭的蹙,不是靠我畫出來的,要靠你的表演。我畫的只是形似,你表演的才是神似,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形神兼備’。”我回答道。
梳好了發型,穿上服裝,只見她“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陳曉旭激動地說:“我找到了角色的感覺。”
(《裝點紅樓夢:揭秘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的永恒之美》,作者:楊樹云,東方出版社,2013年4月)
--------------------------------------------------------------------------